国际贸易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647页(993字)

研究真实(real)国际经济交易的经济学理论分支。

与研究国际经济的货币方面的国际金融理论不同,国际贸易理论关注的是国际间商品及劳务的物物交换关系。其理论分析基础主要是微观经济学,是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把研究对象由封闭经济扩展到开放经济,所以国际贸易理论可被视为国际化的微观经济学即国际微观经济学。

依其分析方法及研究对象内容的不同,又可把国际贸易理论分为两部分:国际贸易纯理论(pur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和贸易政策理论(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ies)。国际贸易纯理论主要阐述贸易的发生原因、贸易和专业化生产的格局、贸易条件的确定、贸易得益及其分配,属于实证分析范畴。

依照对上述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迄今为止国际贸易纯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从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绝对优势”思想到20世纪初,主要的模型一是斯密的“绝对优势”;二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他们认为贸易的发生是基于国与国之间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或相对差异,穆勒(J.S.Mill)和歇尔(A.Marshall)等人随后对他们的思想做了新古典模型化努力。②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其主打模型是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以国与国之间的禀赋差异来解释贸易的发生,他们所奠定的“2×2×2”模型框架到现在仍是贸易理论的主流框架。但“里昂惕夫之谜”对这一理论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③新贸易理论,自60年代开始,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超越传统理论的对贸易基础的解释,譬如认为贸易是基于国与国之间动态技术差异的技术差距模型和产品周期模型,从需求面来解释贸易发生的“偏好相似”论,尤其是70年代末以来克鲁格曼等人把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引入传统贸易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产业内贸易”,更是使新贸易理论成为国际贸易纯理论的主流。

第二个部分即贸易政策理论则致力于分析关税、补贴、配额等各项政府干预贸易的政策手段的理论依据及其福利影响,属于规范分析范畴。

其议题诸如最优关税、实际保护率、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等都带有价值判断及政策含义色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