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656页(1663字)

所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

规模经济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内在规模经济(in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一种是外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内在”和“外在”是针对企业而言,所谓内在规模经济是指一个企业的产量规模越大,其自身的平均成本就越低,即规模经济是发生于企业水平上。

这样就给了大企业以凌驾于小企业之上的成本优势,那些大企业会排挤掉小企业,最终形成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与之相比,外在规模经济则是指发生于行业水平上的规模经济,它出现在企业每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依赖于整个行业规模的场合,整个行业的规模越大,则行业中每家企业的平均成本就越低,故这种规模经济是外在于单个企业的,它是单个企业从同行业内其他企业的扩大中获得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平均成本的下降,所以它常由“聚集效应”引起,行业内的企业数目越多,竞争越激烈,整个行业的生产规模越大,单个企业就越能在信息交流与知识分享中获得成本降低的好处,因此外在规模经济可以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相容。

因其对市场结构的不同影响这两种规模经济对贸易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外在规模经济因其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相容性而与传统贸易理论的偏差较小,故从60年代之后,一些经济学家首先尝试把外在规模经济引入国际贸易理论,代表者是肯普(M.C.Kemp)。

肯普模型指出了当存在规模经济后,会出现多重均衡,贸易模式也会趋于不确定,而内在规模经济由于涉及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在传统贸易理论框架下无法成立,找不着合适的建模形式,故迟迟没有被引入到贸易理论之中。生产(供给)方面的不完全竞争理论早已由罗宾逊夫人(J.Robinson)和张伯伦(Chamberlin)于30年代提出,但是在需求方面如何刻画消费者对差别化产品的偏好成为了一个理论难点。到70年代末,这一难点才被从两个不同方向攻克,由于这一方法论上的突破,内在规模经济与垄断竞争乃得以被整合进传统贸易理论之中,掀起了一场新贸易理论的革命。

这两种方法,一是由斯宾斯(Spence)于1976年以及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Dixit and Stiglitz)于1977年提出的,在他们看来,无差异曲线的凸性表明消费者喜欢消费多种多样的产品甚于只消费一种产品,换言之,消费者是一个种类喜好者(variety-lover),他们希望消费所有种类的产品,所以这一方法又被称为“种类喜好”方法(love of variety approach)。

这种方法为克鲁格曼所继承并应用到国际贸易理论中。他在其1979年及1980年的经典论文中阐述,由于内在规模经济的存在,在生产上要求每种差别化产品只由一家企业来生产才是最有效率的,即生产要专业化(specialization),但消费者在需求上却是喜好种类的,即消费上是多样化(diversification),这一矛盾就要靠贸易来解决。

第二种方法由兰开斯特(Lancaster)于1979年提出,他继承了霍特林(Hotelling)的思想,认为消费者实际需求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体现在产品之中的特性(characteristics)。所以每个消费者都有他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商品,换言之他的理想种类(ideal variety),而他实际购买的产品可能不是这一理想种类,因此需根据其特性偏离的多少来贴现。这一“理想种类”方法(ideal variety approach)为赫尔普曼(E.Helpman)所承袭并扩展到贸易理论中。但是克鲁格曼证明这两种方法“殊途同归”,都能导致同样的垄断竞争贸易均衡。

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的另一种——寡头垄断(oligopoly)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体现在所谓“策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中。请参见有关条目。

上一篇:要素密集度逆转 下一篇:产业内贸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