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压力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734页(560字)

指人口过剩对自然资源和社会生产能力的压力,或者是对地球供养能力的压力。

这一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J.H.赫茨勒(Hertzler)在《世界人口危机》中提出。他认为,根据某一特定国家现有的技术和经济状况,能够允许人均产量达到最大的人口为经济适度人口,人口数量超过了经济适度人口,致使人均产量降低,形成了人口过剩,从而产生人口压力。

人口压力的后果表现在:①使经济努力集中在消费品生产方面,而不是在生产资料生产方面;②会减少个人的储蓄,特别使用于投资的储蓄更加困难;③增加了国家土地供给的紧张;④使用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而不愿意使用昂贵的机器,阻碍了采用效率更高的机器,妨碍了技术进步;⑤会加快资源的耗费,从而阻碍经济发展。

赫茨勒认为,地球的面积总是有限的,在任何一定时期内可用资源也是有限的;然而各国和各民族之间人口增长率和人地比率却是不同的,并且在资源占有和分布以及对资源开发方面,在资源的技术利用和消费水平方面也存在极大差异;又由于有价值的土地及其资源都已被占领或控制,所以,某些民族感到,他们取得额外土地的惟一办法,就是从别人手里抢夺,发动战争,人口压力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上一篇:人口过剩 下一篇:人口不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