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庭经济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748页(870字)

即西方微观人口经济学,西方人口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家庭或居民户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家庭或居民户的人口经济关系的形成及其变化,研究家庭或居民的人口经济效应。

新家庭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讨论家庭抚养孩子的成本,父母从孩子身上所获得的效用或收益,分析孩子成本的构成和种类,孩子效用的构成和种类,进行成本和效用的对比分析,以此来考察家庭生儿育女的经济决策和家庭规模的经济效应。西方学者还把有关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最大化理论用于分析家庭人口经济行为,从父母的工资收入以及其他非劳动收入、家庭的经济特征、嗜好、偏好出发,来分析夫妇的时间分配。在他们看来,时间是家庭的稀缺资源,夫妇的时间配置影响家庭的人口生产行为。此外,他们还从孩子的数量和质量的价格弹性等方面来说明决定家庭生育率高低的经济因素。

之所以被称为新家庭经济学,是因为不同于传统经济学,只把家庭看成是一个“单纯的”消费单位,而是把家庭看成如同厂商一样的“生产”决策单位,如同厂商要对资源进行配置,追求效用最大化一样,家庭也对其稀缺资源,如夫妇的时间、消费品、家庭生产品加以配置,以求得效用最大化。正是从这种基本观点出发,西方学者分析家庭人口再生产行为的经济关系,形成了这一微观人口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

新家庭经济学的主要代表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莱宾斯坦(Harvey Leibenstein)。他是新家庭经济学的奠基人,他最早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家庭抚养孩子的成本和效用,提出了有关生育决策的边际合理模型。

另一位主要代表人物是芝加哥大学的贝克尔(Gary Stanley Becker)教授。

他吸收了莱宾斯坦有关微观人口经济学的成果,运用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家庭的生育决策,把孩子看作耐用消费品,区分了孩子的数量和质量,从而研究家庭收入和父母行为对生育子女数量的影响。

上一篇:财富流理论 下一篇:生育率经济理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