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生活质量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754页(994字)

是指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人口生活条件的综合状态。

这里的“生活条件”包括了许多方面。或者可以说,所谓人口生活质量,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和婚姻生活上的水平、结构、条件以及主观上的满意程度。

“生活质量”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是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J.K.Calbraith)在其所着的《富裕社会》(《The Affluent Society》)一书中率先提出的。当时他发现,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虽高,但社会问题也较多。

“没有发展的经济增长”现象——经济增长没有带来相应的社会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经济增长的同时有一个人口的生活质量问题。到了70年代,一场以“生活质量”为核心的社会指标运动(Social Indicators Movement)在一些主要的发达国家流行开来。

1967年和1973年,加尔布雷斯接着发表了《新工业国》和《经济学和公共目标》两本着作。他指出:经济增长已经不是社会的迫切需要,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失去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价值,现在所应追求的是和谐、悠闲和有保障的生活。

美国另一位经济学家罗斯托(W.W.Rostow)在发表于1971年的《政治和增长阶段》一书中,提出了人类社会经济增长划分上要增加1个阶段,就是“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在罗斯托看来,生活质量概念是与经济增长阶段相联系的。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Samuelson)在《经济学》中也曾专列一章讨论“生活质量”问题。他认为,如果政府和个人真正想要改善生活质量,就应当牺牲一些GNP来换取更多的NEW。

NEW是指经济净福利,即扣除了GNP消极后果之后能给人民带来真正福利的经济产值,是经过调整之后的GNP,即扣除了污染的费用等等之后的GNP。

1977年,美国海外发展委员会在莫里斯博士的领导下,提出了一个简明、综合和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物质生活质量指数”(the Physical Quality ofLife Index,简写为PQLI)。PQLI是由识字率、婴儿死亡率以及1岁预期寿命3个指标组成,通过指数计算综合出来的。该指数被广泛应用于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衡量,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程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