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925页(554字)

研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区位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H.V.Thunen)提出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1826年,杜能根据其在德国北部麦克伦堡平原长期经营农场的经验,完成并出版了《孤立国同农业及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标志着农业区位论的形成。杜能认为,在中心城市周围,在自然、交通、技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地方由于与中心城市距离远近不同形成的运费差,决定不同地方农产品纯收益的不同。

纯收益成为这一距离的函数。与之相应,农业生产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同心圆圈层结构,各个圈层的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互不相同,经营方式也由内向外从集约经营逐渐转变为粗放经营。杜能理论因此又被称为农业圈层理论。

杜能学说阐明了市场距离对农业生产经营集约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类型)的影响,明确揭示出土地利用方式(或农业类型)的空间分布有着客观规律性,而且优势区位是相对的。

百余年来,大批学者对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进行了论证、应用和修正。

杜能学说只考虑了市场距离,而现代农业区位论还考虑自然、技术、社会、传统、政策等因素。

同时,现代农业区位研究注意农业区域的优化组合,以提高整个农业生产的效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