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经济结构
书籍:西方经济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1041页(597字)
在农业国向工业国的演进过程中,社会并存着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两大部门,这两大部门在生产力性质、经济运行方式、经济实力和相应的社会地位方面都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先进的工业部门有可能凭借其强有力的地位无偿占有落后的农业部门的剩余,以促成自身在社会经济份额中由小变大,直至现代生产力和现代经济运行方式占据整个社会的各个部门,形成统一的同质的一元的现代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因现代工业部门对传统农业部门无偿剥夺的需要,资源在由低收益场所向高收益场所运动中存在障碍,它阻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生产率和收益率的有效均等化,于是,存在两种彼此孤立的要素市场,一种在农业部门占支配地位,一种在非农产业部门占支配地位,农业要素市场要素收益率注定低于非农产业要素市场的要素收益率,而且,农业要素不能通过向非农产业要素市场的流动获得社会平均要素收益。这种社会经济结构即二元经济结构。
这一理论最初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1954年在《无限劳动力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后由耶鲁大学的费景汉和拉尼斯等人加以发展,所以二元经济结构也被称为“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Lewis-Fei-Ranis Model)。根据刘易斯的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社会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导致了“劳动力无限供给”和“工资水平不变”的特征。
二元经济结构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
上一篇:西奥多·W·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
下一篇: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