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格·汉斯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1192页(493字)

1910~

生于德国莱茵地区。

早期就读于波恩大学。1933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1936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38~1943年执教于曼彻斯特大学,1944年在英国城乡计划部工作,1946年到格拉斯哥大学任教,1947年到联合国任职,帮助创建了联合国经济部,其后在联合国工作长达22年,直到1969年。1969年后,他一直担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和苏塞克斯大学经济学教授。其主要论着有:《失业与失业者》(1940)、《投资国与借款国之间的利益分配》(1950)、《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1950),《巴西东北部的经济发展》(联合国技术援助报告,1955),合着的有《国际发展:增长与变革》(1964)、《经济发展的前景》(1970)、《富国与穷国》(1979)、《国际经济与经济发展》(1982)等。他作为发展经济学的先驱者之一,是与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同时在50年代初提出了“贸易条件恶化论”,该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被命名为“普雷维什-辛格命题”或“普雷维什-辛格假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