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特林,R,A,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1216页(1380字)

1926~

美国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伊斯特林学派的代表人物。

早年曾攻读机械工程学,后转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经济学。1953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哲学博士,1953~1982年执教于宾夕法尼亚大学。1982年以后,执教于南加利福尼亚大学。1978年任美国人口学会会长,1979~1980年任美国经济史学会会长。现任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发展中国家人口与经济变化》杂志主编。

伊斯特林长期从事人口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①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人口经济增长长波理论。②创立了生育率经济学的伊斯特林学派。依据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周期理论,伊斯特林对美国1830~1964年期间人口变量和经济变量长期波动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在人口与经济之间存在着大体为25年的周期变动或周期波动。

对战后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及出现的“婴儿热”,伊斯特林分析了“队列效应”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预测了未来美国人口与经济的变化趋势。伊斯特林认为,人口波动的原因是经济条件,收入、就业机会等经济条件的变化导致了人口增长的波动。人口行为是由人们对劳动市场状况的考察来决定的,人们把劳动市场状况和自身未来的经济前景与作父母的身份结合起来,作出适当的生育决策。上一代人的生育决策影响下一代人的人口规模,而人口规模的差别效应形成了人口增长的长期波动,形成人口增长周期。

伊斯特林学派和芝加哥学派一样,认为收入对生育率起积极作用,但对抵消收入正效应的因素有不同的看法。芝加哥学派主要强调孩子的费用,而伊斯特林学派则强调母亲本人的生活标准。伊斯特林将偏好的变化引入经济模型,提出了伊斯特林假说。在一定的收入甚至收入增加条件下,如果偏好发生了变化,那么即使孩子和其他物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不变,生育率也会发生变化。

不同社会集团或社会地位的人,即便收入相同,但由于偏好不同,生育率也会不同。伊斯特林进一步认为,影响生育行为的经济变量并不是实际收入而是相对收入,亦即现实收入与愿望之间的对比。因此两代人之间的相对经济状况成为生育率的主要决定因素。80年代中期,伊斯特林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代化过程,提出了生育决策的供给-需求模型。

他把影响生育率的因素归为需求、供给和节育成本三大方面。在分析生育的供求时,提出了影响孩子供给和需求的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内生因素是与孩子的生育、抚育本身有关的变量,如父母的收入、孩子的相对价格、节育成本、父母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等;外生因素是指间接影响孩子供给和需求的社会经济变量。伊斯特林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人类的再生产行为将从一种自然生育体系向一种自愿审慎控制生育的体系转变,这一转变应冠之以“生育率革命”。

伊斯特林的主要代表着作有:《人口、劳动力与经济增长的长波:美国的经验》(1968)、《出生与财富:人口数量对个人福利的影响》(1968)、《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和经济变化》(1980)、《生育率革命:一种供求分析》(1985)、“婴儿热时期出生的人将比他们的父母境况更糟吗?”(1991)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