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斯曲线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公共经济学大辞典》第90页(8114字)

【内容介绍】:

经济决策者经常追求的两个目标是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

为实现这两个目标,决策者在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时,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宏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菲利普斯曲线。这里,我们着重研究通货膨胀与失业相互作用分析模型的发展。

1.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内涵

1958年,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Phillips,1958)研究了1861年~1957年间英国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并以横轴表示失业率,以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画出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如图1所示),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相关关系:失业率越低,货币工资增长率越高;失业率越高,货币工资增长率越低。菲利普斯的这一发现很快被萨缪尔森和索洛(Samuelson and Solow,1960,p.177-194)所接受,并命名为“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引起许多经济学家对此命题进行验证(Lipsey,1960;Phelps,1968;Friedman,1968;Fisher,1973)。

图1 菲利普斯曲线

通常,工资是全部成本的主要构成要素,并与总成本存在着相当稳定的比例关系。在现代经济中,企业往往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来制定价格。

因此,从经济总体来看,工资水平与价格水平、货币工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相当稳定的正比关系。所以,后来,人们就用通货膨胀率p′(一般而言,p′=dp/dt,故通货膨胀率应当是p′/p,但为方便起见,用p′代表通货膨胀率)取代货币工资变化率w′作为菲利普斯曲线的纵轴,表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抵换关系或负相关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在20世纪60年代初很快得到经济学家的普遍接受,并且一般都认为通货膨胀主要是由需求因素引起的,尽管菲利普斯充分认识到成本因素(特别是进口价格)对价格水平具有独立的影响。但近来对价格决定的一些研究(Price,1991)清楚地表明,除了工资之外的其他一些成本因素在价格决定中很重要。

菲利普斯曲线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不同。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不能同时并存。

在实现充分就业之前,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消除失业,在这一过程中无需以通货膨胀为代价。同样,在消除通货膨胀的过程中,也不会引起失业。然而,菲利普斯曲线则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可以并存,并且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就必须以失业率的提高为代价;要降低失业率,就必须以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为代价。这种代价的大小取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若菲利普斯曲线比较平坦(陡直),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就需要以失业率较大(较小)的提高为代价,要降低失业率需要以通货膨胀率的较少(较大)提高为代价。

菲利普斯曲线的最新研究则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只是表达总供给的另一种方式(Mankiw,1994,p.303)。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价格水平与产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由于通货膨胀是价格水平的变化率,失业与产出的变动相反,所以,总供给曲线也意味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而菲利普斯曲线则直接表达了这种关系。

总之,如今经济学家们使用的菲利普斯曲线与菲利普斯当初考察的关系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现代菲利普斯曲线以价格膨胀取代了工资膨胀。这个区别不是关键问题,因为价格膨胀与工资膨胀密切相关。

第二,现代菲利普斯曲线包括预期通货膨胀。这主要归功于费尔普斯(Phelps,1968)和费里德曼(Friedman,1968),他们在构建工人误解模型(worker-misperception model)时,强调了预期对总供给的重要性。第三,现代菲利普斯曲线包括供给冲击(supply shocks)。

这主要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引起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提高,使经济学家们更加认识到总供给冲击的重要性。因此,菲利普斯曲线假定通货膨胀率(价格水平的百分比变化)主要取决于下列三个因素:预期通货膨胀、失业对自然率的偏离(通称为周期性失业)以及供给冲击。这些因素阐明了菲利普斯曲线移动的原因:相对于某一水平的失业率,会有一个更高的通货膨胀率与之相伴随;或在通货膨胀率一定时,会有更高的失业率与之相伴随。

此时,整个菲利普斯曲线会向上移动,这正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情况,是早期的、稳定的菲利普斯曲线无法解释的现实情况。

2.预期与菲利普斯曲线

既然单一的、稳定的菲利普斯曲线不能解释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并存的现象,经济学家们认为,只要承认每一较高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会有一个新的较高的菲利普斯曲线,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假定在图2中,PC1曲线是零预期通货膨胀的菲利普斯曲线。

如果失业水平是U*,这种预期将会实现,而且一切都不会变化。可是,如果失业是U1,通货膨胀就会高于零,比如说是p′1

费里德曼利用适应性预期假设(即人们基于对最近可观测到的通货膨胀形成其通货膨胀预期)指出,当人们发现低估了通货膨胀(或者说实际通货膨胀率已上升)之后,他们对下一时期的通货膨胀预期就会提高,并按新的预期通货膨胀率调整工资合同等。这样,菲利普斯曲线必然提高,比如说提高到PC2。只要失业率位于U*的左边,通货膨胀就会不断上升,有人称之为“加速主义者”假设(Chrystal and Price,1994,p.119)。可以说,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取决于预期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率一旦发生了变化,菲利普斯曲线就会移动。

图2 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我们可以把长期看作是预期全部实现的时期,这样,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描绘出每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上的点:在该点上,预期得以实现,通货膨胀随之稳定下来。可见,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在长期,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不存在抵换关系。费里德曼(Friedman,1968)把这种惟一的失业水平(这时预期证明是正确的)称为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或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non-accelerating inflation rate of unemployment,NAIRU),但这两个概念稍微有区别。“自然的”隐含着“最佳的”意义,当达到自然失业率时,通货膨胀既不加速也不减速。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概念可以纳入新凯恩斯经济学的工资谈判模型中,而且也有助于把自然率看作是没有工会谈判力量情况下存在的失业率。重要的是要记住,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不可能保持不变。

例如,如果失业救济金下降,失业者很可能想尽快找到工作,则自然率会降低,这会影响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不过,即使自然率不变,其他因素(诸如工会法)也会影响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

3.工资谈判与菲利普斯曲线

为了理解在有工会组织的经济中,菲利普斯曲线将如何移动,我们将考察企业与工人之间的谈判斗争。在企业与工会的谈判过程中,双方对实际工资早有理想的目标。企业愿意按最低的市场率确定工资,这是下线——如果工资低于此下线,企业可能雇佣不到足够的工人。工会则想把工资定得高些,但他们认识到,高工资意味着低就业,他们的理想工资考虑到对工作的影响,即在高工资与被解雇工会会员之间进行权衡。

图3假定仅有一个典型企业,所以,我们可以直接用失业来说明。令Ld代表传统的劳动需求曲线,即横轴代表失业时,该曲线向上倾斜;Ls代表劳动供给,其斜率是负的(同样,在自然失业率上它是垂直的,这对分析没有多大影响)。V*是工会的理想点,实际工资是WT;F*是企业的理想点,竞争性工资是Wc。实际结果则是W0和U0,而W0(以及U0)的决定因素是影响目标工资、竞争性工资以及工会的相对谈判力量的因素。竞争性工资(competitive wage)可以认为是由自然失业率决定的:如果自然失业率提高了,有效劳动供给下降而竞争性工资增加。所以,影响自然失业率的任何因素都将影响竞争性工资。

工会工资(union wage)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工会的偏好、失业救济金水平或无工会部门的工资水平、失业总水平本身等。失业率越高,失去工作的影响就越严重,因为被解雇的工人可能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寻找工作。

实际结果将取决于双方的相对谈判力量。这将受到法律的影响,也受到一方强加于另一方成本的能力。例如,在资本密集度很高的情况下,工人一旦罢工就会使雇主承担很大成本:在罢工期间,尽管没有工资成本,但资本和其他固定成本仍然会发生;尤其是在产品需求的高涨时期,罢工可能更加有效,因为这时的利润损失会更大。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需求下降(图3中的Ld向右移动)会降低已谈判成的实际工资,因为竞争性工资降低,而且失业增加将导致工会目标工资向下移动。

图3 工资谈判

把上述所有这些因素考虑在一起,工资谈判可用下式给定:

W=Pf(u,z) (1)

(1)式表明,名义谈判工资W与价格水平P成正比,而与失业率u负相关,并受到其他因素(z)的影响,其中包括失业救济金水平和总需求等因素。

当然,我们要考虑到企业和工会对价格水平形成的预期。

通过改写(1)式,得到:

w=pe+g(u,z) (2)

(2)式表明,工资的对数w等于预期价格的对数pe并与失业率和其他因素负相关。注意,实际价格不等于预期价格,有一个误差项ε:

p=pe+ε (3)

也就是说,实际价格的对数p等于预期价格的对数pe加上预期误差ε。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什么因素决定价格。

通常,价格等于工资加价:

p=w+h(z) (4)

其中,加价(毛利)h受到许多因素(包括总需求)的影响。

我们仍然用对数线性形式来简化方程式,并把其他成本(诸如能源、进口价格以及税收等)抽象掉,尽管在实践中它们都很重要。

把价格、工资和预期合并在一起,得到:

p=pe+j(u,z) (5)

其中,j(u,z)是g(u,z)与h(z)的合成。(5)式表明的是价格水平而不是通货膨胀,但我们很容易把它转换成菲利普斯曲线。由于p′t=pt-pt-1以及,并且pt-1在时间t是已知的,因此,从(5)式的两边减去pt-1得到:

p′=p′e+j(u,z) (6)

(6)式表明,在z既定的情况下,存在一个惟一的失业水平,此时,预期是正确的(p′=p′e)。这正是“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并随着z的变化而改变。

4.总需求增长与菲利普斯曲线

总需求增长与通货膨胀-失业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两种独立的关系,我们用图4来阐示。为了简化起见,假定生产率没有提高,故产出在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下不变。

在产出固定的情况下,经济的长期预算约束(long-run budget constraint,LRBC)由总需求的名义增长决定。因此,在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下的产出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将等于总需求增长率。

如果以货币表示的总需求每年增长10%,那么,长期预算约束线就是在10%通货膨胀率上的水平线。

图4 预算约束

当然,没有什么理由认为每时期的经济都应当位于长期预算约束线上,只有当经济处于长期总供给曲线上时,也就是说,当产出不会变化时,经济才位于长期预算约束线上。假定货币收入增长率是由政策外生决定的,那么,必须得到满足的短期预算约束由下列事实给定:货币收入增长率等于实际收入增长率加上通货膨胀率。所以,只要在当期有一定程度的实际收入增长,通货膨胀率就一定低于货币收入增长率。

我们还假定,实际收入(产出)与失业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高产出伴随着低失业。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把短期预算约束看作是通货膨胀与失业间的关系。

为了弄清短期预算约束的含义,先从图4长期预算约束线上的A点开始。只要没有实际收入增长,通货膨胀就等于货币收入增长,所以,经济将停留在A点。

可是,如果在当期有实际收入增长,失业将下降,通货膨胀一定低于货币收入增长率。经济可能趋向B点。因此,短期预算约束线在通货膨胀-失业空间中的斜率是正的(即SBC1)。

注意,B点不会持续到第二时期。从A点移动到B点需要实际收入增长,因此,失业从U1下降到U2。只要失业现在停留在U2,实际收入就不会改变,所以,在第二时期通货膨胀必定等于货币收入增长率:经济就会在C点。这说明,第二时期的短期预算约束必定通过C点。一般而言,某一特定时期的短期预算约束(SBC)与在上时期末达到的失业水平上的长期预算约束相交。

当然,如果总需求政策发生变化,长期预算约束本身也将移动,分析将从新的长期预算约束上的A点开始。A点的位置由该时期开始时的失业水平决定。

可是,为了确定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实际过程,我们需要把预算约束与菲利普斯曲线合并在一起。

假定经济从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状态开始,并假定这时的通货膨胀为零,名义总需求增长率为零。

现在,假定总需求增长率提高到10%,通货膨胀与失业过程将会发生什么情况?长期预算约束是位于10%通货膨胀率处的水平线,如图5所示。新的短期预算约束是SBC2,在G点与长期预算约束线相交,该点是初始失业水平。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PC1,所以,经济从初始状态(U*,p′=0)移动到A点。下一时期,新的短期预算约束将是SBC3,而且,如果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变,经济就会趋向B点,然后收敛于C点。

可是,预期通货膨胀会开始向右上方移动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倘若现在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SBC3相交于D点,那么,预算约束一时不会变化,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仍将继续向右移动。

图5 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预算约束

一旦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短期预算约束的交点高于长期预算约束,短期预算约束(SBC)线就会开始向右下方回落;一旦经济位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右边,短期菲利普斯曲线(PC)就会开始向左下方回落。因此,比如从PC2与SBC3相交的E点开始,移动到PC2与SBC2相交的F点。从F点开始,SBC曲线和PC曲线都会向下移动,下一个点的位置很可能位于G点的东南方。

显然,经济将按顺时针方向回到长期均衡点G。总之,经济按顺时针方向从初始状态开始,经过A点、D点、E点和F点,最终收敛于G点。

综上所述,菲利普斯曲线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一般而言,政府只有在短期内,才能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使失业率降至自然率之下。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政策只能使通货膨胀加速,而不能使失业率长久地保持在低于自然率的水平上。

。【参考文献】: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New Keynesian Economics)

财政政策目标间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 between Fiscal Policy Goals)

Chrystal, K. A. and S- Price, 1994, Controversies in Macroeconomics, Harvester Wheatsheaf.

Fisher, I., 1973, A Statistical Relation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Price Chang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1.

Friedman, M., 1968,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8.

Lipsey, R. G., 196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the Rate of Change of Money Wage Rate in the UK 1862-1957: A Further Analysis, Economica 27.

Mankiw, N. G., 1994, Macroeconomics, Worth Pub-lishers.

Phelps, E. S., 1968, Money-Wage Dynamics and Labour Market Equilibriu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6.

Phillips, A. W. H., 1958, The Relation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the Rate of Change of Money-Wage Rates in the UK, 1861-1957, Economica 25.

Price, S., 1991, Costs, Prices and Profitablity in UK Manufacturing, Applied Economics 23.

Samuelson, P. A. and R. M. Solow, 1960, Analytical Aspects of Anti-Inflation Polic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