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赤字对资本形成的影响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公共经济学大辞典》第893页(13607字)

【内容介绍】:

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资本形成是一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因素之一。

那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赤字与资本形成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理论界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1.两种对立的理论观点

按照挪威发展经济学家拉格纳·纳克斯(Nurkse,1953,p.2)的定义,“资本形成”的含义是:社会不能把其当前的全部生产性活动成果都用来满足眼前的消费需求,而要把其中的一部分用来形成资本产品:工具与仪器、机器与交通设施、工厂与设备等等各种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实际资本……这一过程的实质是把社会当前的一部分可利用资源用来增加资本产品存量,从而使将来的可消费产出的增加成为可能。

有学者(Singer,1981,p.251;Kuznets,1966)认为,纳克斯教授的定义只谈及了物质资本的积累,忽视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但是,按照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人力资本形成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独立因素。发展经济学上所说的资本形成一般指物质资本形成,这也是本文研究所用的概念。

并且,我们把资本形成简单地定义为,一个国家通过投资与生产性的工厂和设备,从而积累起资本的过程。

所以,一般来说,资本形成不仅包括储蓄,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投资活动,当社会储蓄转化为资本产品如工具、设备、机器等,而这些资本产品有助于社会的经济增长时,资本形成就发生了。

资本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实际储蓄的增加,这取决于人们的储蓄意愿和储蓄能力;(2)能够动员和引导这些储蓄转化成投资基金,这取决于金融制度;(3)利用这些储蓄投资于资本产品,这取决于企业(Jhingan,1981,p.39)。

在西方经济学界,关于财政赤字对资本形成的影响在理论上褒贬不一。有人说赤字财政有益于经济中的资本形成。其依据是:(1)赤字财政通过导致价格水平上涨,有助于资本形成过程。这是因为,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中,工资上涨总是赶不上价格水平上升。

企业家和经营者是得利者,而工人和职员是受害者。国民收入的大部分都归这些企业家和经营者所有,他们的储蓄倾向很高,新增收入的大部分形成储蓄,用于资本形成。应该强调的是,通货膨胀是加重一国经济不公平的工具,经济越不公平,资本形成的规模也就越大。通货膨胀时期的延长,总是伴随着资本形成率的提高。

(2)赤字财政通过其导致的通货膨胀也会形成“强制储蓄”。这是资本形成的丰富资源。

赤字财政所导致的价格通货膨胀性上升,会使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下降,使得有些本来在消费品工业中利用的生产性资源转移到资本产品工业中来利用。这种实际资源的“强制储蓄”并转移到资本部门,直接地促进了资本形成过程(Seth,1980,p.637)。

经济学家J.托宾(Tobin,1965,p.671-684)等人也认为,在一种固定储蓄规律(储蓄是收入或财富的不变比例)的模型中,由于有价证券行为的缘故,货币发行率的提高将提高稳定状态的资本-劳动力比率。我们把这种效应称为“托宾效应”。从某种程度上说,托宾效应是通货膨胀性的,它使货币成为缺乏吸引力的资产,而鼓励人们代之以其他形式的资产进行储蓄,其中包括生产性资本。只要导致托宾效应的机制是有效的,那么,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财政赤字不断增长(在正常情况下,财政赤字推动通货膨胀率上升),有可能导致资本集约度加强(Tobin,1980)。

另一位着名经济学家费尔德斯坦(Feldstein,1983,p.61-80)则通过把资本所得税引入三种资产模型中,得出与托宾效应相悖的情形,即较高的通货膨胀不可能有效地激发投资者持有实际资产意愿:用发行货币和出售公债的联合办法为赤字融资,可能会出现较高的通货膨胀和下降的资本集约度。他假设,在资本所得税和特定的货币政策和公债管理政策的情况下,公债代替资本比代替货币更容易。故此,他认为,由于对资本所得课税,较高的通货膨胀可能减少净报酬率,使得资本比债券的吸引力更小,因而不会产生托宾效应。换言之,费尔德斯坦认为,在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财政赤字的增加表现为公债供给或货币供给的增加,或者两者并存。货币供给的增加造成通货膨胀压力;公债的发行引起公债利率和私人有价证券利率的相对水平变化,从而产生公债替代私人有价证券的替代效应。然而,有价证券的发行是私人投资的主要融资方式,公债的增加必然导致私人有价证券需求的缩小,降低资本形成水平。

玛肯(玛肯,1988,第110页~第130页)在其《政府赤字对资本形成的影响》一文中也曾明确指出,赤字对资本形成除了有直接的消极影响外,还存在着间接的消极影响。财政赤字对未来通货膨胀和相对价格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影响与其相伴的对资本形成产生的压抑影响,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和相对价格之间存在着直接联系,即更高的赤字可能会造成更高的通货膨胀,随之而来,就要造成未来价格水平和相对价格的不确定性。第二,由高赤字产生的弥补方法的不确定性。

如果用出售公债的方法来弥补巨额赤字,而这些赤字无论在名义上还是在实际上都会使利率呈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缓和由于出售大量公债对利率造成的上升压力,中央银行必然要进行货币扩张,但扩张的规模应多大,应在何时扩张,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经验证明,这些现象都要抑制投资活动,阻碍资本形成。

从上述两种观点可以看出,财政赤字对资本形成的影响是通过通货膨胀机制实现的,而且,不同原因造成的赤字对资本形成的影响没有区别。但是,如果进行深入而综合地分析,财政赤字对资本形成既有积极作用的一面,又有消极影响的一面,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以及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赤字对资本形成的影响不同。

2.财政赤字比率与资本形成

塞德曼(Seidman,1987,p.593-611)建立了一个财政赤字的增长模型,研究固定的、正的财政赤字比率(财政赤字占国民收入的比率)对资本-劳动力比率的影响。

该模型包括两部分:首先是标准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分析财政赤字比率对资本-劳动力比率和实际利率的影响,其次是公债模型,分析赤字融资(用货币还是用公债)对债务比率、通货膨胀率以及名义利率的影响。

塞德曼模型同其他分析赤字的资本形成效应模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塞德曼模型同菲利普斯-色尔模型一样(Phelps and Shell,1969,p.330-346),也假定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固定比例,但菲利普斯-色尔模型研究的是人均固定赤字的影响,而塞德曼模型则探讨的是固定赤字-收入比率的影响,这使得塞德曼模型的结果更加明了。第二,塞德曼模型比托宾-布特模型或费尔德斯坦模型(Tobin and Buiter,1980;Feldstein,1980,p.636-650)更加简单。

塞德曼模型假定可支配收入不包含实际余额的任何变化,这使得消费不直接受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托宾-布特模型和费尔德斯坦模型的储蓄假设意味着消费直接取决于通货膨胀率,从而取决于货币融资与公债融资间的选择,而塞德曼模型假定消费取决于财政赤字,但不取决于赤字是如何融资的。

第三,塞德曼模型还与其他分析赤字的资本形成效应的研究(Sargent and Wallace,1981,p.1-17;Tobin,1983;Darby,1984,p.15-20;Miller and Sargent,1984,p.21-26)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这些经济学家没有把赤字-公债模型与实际资本积累和利率联系在一起,尽管它在结论的形成中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这些经济学家考察的是固定的原始赤字比率的影响,而不是固定的赤字比率的影响。

我们简单描述塞德曼的赤字的资本形成效应模型,并给出该模型的结果。首先给出各符号所代表的含义,这些变量都是实际变量:

k——人均资本

q——人均产出

c——人均消费

z——人均投资

d——人均赤字

γ——可支配收入的消费倾向

n——劳动力增长率

g(K)——资本增长率

δ——赤字率≡d/q≡D/Y

D——赤字总额(包括利息支出)

Y——国民收入

生产函数是:

q=f(k);f(0)=0,f′(k)>0,f″(k)<0 (1)

产出可划分为消费和投资两部分:

q=c+z (2)

假设可支配收入等于产出(国民收入)加上净转移支付(转移支付减去税收),并假定政府支出仅由转移支付(包括债务利息)构成,从而赤字等于净转移支付,因此,

c=γ(q+d)=γ(1+δ)q (3)

根据(2)式和(3)式,投资率为:

z/q=(1-γ-γδ) (4)

如果γ和n保持不变,那么,

g(k)=g(K)-n=(z/k)-n (5)

根据(1)式、(4)式和(5)式,得到:

g(k)=[(1-γ-γδ)f(k)/k]-n (6)

求(6)式对δ的微分,得到下列结果:

(7)

(7)式所表明的经济关系能否确定呢?这要视右式中的γ与f(k)/k两者的值是正还是负。

一般来说,在任何情况下,边际消费倾向γ都大于0;而f(k)/k实际上是宏观经济学上所谓的资本-产出比率(capital-output ratio,也称资本系数capital coefficient)的倒数,资本系数一般都大于1。由此可见,(7)式所表明的经济关系是:人均资本增长率的变化同赤字率的变化方向相反,也就是说,赤字率只要有所提高,人均资本增长率就会降低,资本形成受到抑制。

3.不同形式融资的赤字对资本形成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出,上述结论显然是一种总的概括,这并不能完全否定在有些情况下,财政赤字有促进资本形成的能力(郭庆旺、三好慎一郎、赵志耘,1993,第156页~第174页)。

众所周知,分析财政赤字问题,关键是看货币政策和公债管理政策怎样运用,或者说如何给赤字融资。

尽管财政赤字对资本存量的外生变动影响有许多文献(Blinder and Solow,1973)早已论述,但在很大程度上,他们都未澄清财政政策变化是如何影响赤字规模的,故对财政政策与财政赤字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将对资本形成的最终影响似乎也就不明确。对此,我们将利用货币增长模型,根据日本财政学家利宏庵和敏郎黑坡(Toshiro and Yoshio,1985)的分析方法来考察。我们区别下列两种赤字情况分别予以研究:在减税政策情况中,高赤字是由降低税收收入造成的;在增支政策情况中,高赤字是由增加财政支出所致。

3.1 分析框架的建立

首先,这里所建立的模型几乎与传统的货币模型一样,即货币需求或公债需求的名义利率弹性并非很大。

其次,承认传统的有价证券行为,即它将导致托宾效应,但并不否认通货膨胀与资本形成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可能性。

再次,在整个分析中,都保持简化的假设,即未来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储蓄率固定不变。

首先,政府预算限制式可以写成:

δ=γf(k)+ib-t[f(k)+ib]=μMm+μBb (8)

式中各符号所的经济含义如下:

δ——实际人均财政赤字

γ——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率

k——资本-劳动比率

b——实际人均公债

i——公债的利率

t——总平均税率

m——实际人均货币存款额

μM——货币增长率

μB——公债增长率

其次,家庭资产的实际价值等于政府负债与资本存货的实际价值之和。下面的假设是对家庭有价证券行为描述的简化:实际债券与资本的均衡比率取决于资本和债券二者实际报酬[分别为f′(k)和(i-e)]之间的差额,即

b=β[f′(k)+e-i]k β′<0 (9)

式中,e是预期通货膨胀率。

在政府发行有担保的短期付息债券情况下,个人持有货币只是为了交易目的。这种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变化,而与利率呈负相关变化。这种关系用L(i)f(k)来表示,其中,L′<0。

为了简化起见,在静态行为上,不但允许实际通货膨胀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不同,而且还允许资本存货市场与货币市场是不均衡的;在动态行为上,采用瓦尔拉的观点,即在有超额需求时,价格水平上涨,有超额供给时,价格水平下跌。

π=α[m-L(i)f(k)]+e (10)

式中,π代表实际通货膨胀率,α代表货币市场的调整速度,是一个正值常数。

根据(9)式和(10)式,我们可得出(11)式和(12)式:

π=π(k,m,b,e) (11)

ik=(β′f″k+β)/β′k<0

ib=-1/β′k>0 (12)

ie=1>0

(11)式表明,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与资本-劳动比率、实际人均货币存款额、实际人均公债额以及预期通货膨胀率有着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率与资本劳动比率呈相反变动关系,而与后三者则呈相同方向的变动关系。(12)式说明了这样一组关系:资本-劳动比率的降低将压低公债利率水平,而人均公债额的增加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提高将上抬公债利率水平。

储蓄的供给与家庭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成正比例关系。

S=σ{(1-t)[f(k)+ib]-(m+b)π} (13)

我们令储蓄倾向σ固定不变(是常数)。(13)式大括号内所表明的经济意义是:可支配收入等于国民收入加上利息支付减去政府的税收收入以及货币和公债的实际价值损失部分。全部储蓄假定要么由实际资本积累吸收,要么由额外(增加的)实际货币和债券所消化,即

S=k′+nk+m′+nm+b′+nb (14)

式中,n是人口增长率。

此外,按照一般定义,我们有

m′=(μM-b-π)m (15)

b′=(μB-n-π)b (16)

把(14)~(16)式代入(13)式,并考虑到(8)式、(11)式、(12)式,我们得到:

k′=σ(1+γ)f(k)-nk+(1-σ)(m+b)π(k,m,b,e)-(1-σ)δ (17)

把(15)式和(16)式相加合并,并根据(8)式和(11)式,我们有:

m′+b′=δ-[π(k,m,b,e)+n](m+b) (18)

最后,我们假定预期通货膨胀率是合理的:

e=θ(π-e) (19)

式中,θ是调整速度。

方程式(17)~(19)概括出了动态体系的框架。

其中,政府所掌握的政策工具是δ、γ和t,但它们中间必须有一个变量是内生决定的。由于这些政策工具的值和n、σ等外生值都是一定的,一旦货币政策和公债政策确定下来,上述三种不同的方程式就决定了m、k、b和e的时间轨迹。

3.2 不同原因造成的赤字对资本形成的影响

现在,利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分别就增加支出和减少收入这两种不同的财政政策所导致的预算赤字对资本形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第一种情况是:在γ(支出政策)不变的情况下,高赤字δ是由降低税率t(减税政策)所造成的。

第二种情况是:在t(税收政策)不变的情况下,高赤字δ是由增加财政支出γ所造成的。关于货币政策和公债管理政策,我们把b保持不变的情况称之为货币融资,把m保持不变的情况称之为债务融资。

减税政策 在此,我们研究这种情况:δ是政策变量,γ保持不变,t是内生决定的。

首先我们看通过货币发行来为由于减税造成的财政赤字对资本形成有何影响。经过对(17)~(19)动态体系的矩阵运算,我们得到稳定状态的财政赤字表达式:

δ=(π+n){L[i′(k,π)]f(k)+b} (20)

σ(1-g)f(k)-nk-n(1-σ)×{Li(k,π)]f(k)+b}=0 (21)

(20)式把稳定状态的赤字表示为通货膨胀率和资本-劳动力比率的函数,它确定了稳定状态的赤字曲线(SD);(21)式确定了人均资本均衡曲线(EG),如图1所示。一般来说,曲线SD的斜率是负的,而曲线EG的斜率是正的。

人均赤字一旦提高就会上移稳定状态的赤字曲线,但它并不移动人均资本曲线GE。所以,图1中的均衡点E0沿着人均资本均衡曲线GE上移到E1点。

不难看出,高赤字将促进资本形成,同时也带来通货膨胀压力。

随之而来的是,人均财政支出将增加,但总税率t的变动并不明显。

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在支出政策不变而实施减税政策的情况下,降低税收所导致的赤字,如果用货币创造来融资,其结果可能是促进资本形成,并提高通货膨胀率。

图1 稳定状态的赤字曲线与资本均衡曲线

其次我们看通过公债发行来为由于减税造成的财政赤字对资本形成有何影响。

经过对(17)~(19)方程组的矩阵运算,我们得到这种情况下的稳定状态财政赤字的表达式:

δ=(π+n){m+β[f′(k)+π-i′(k)]k} (22)

σ(1-γ)f(k)-nk-n(1-σ)×{m+β[f′(k)+π-i′(k)]k}=0 (23)

正如货币融资情况一样,曲线GE斜率是正的,曲线SD的斜率是负的;结果,高赤字既提高通货膨胀率,又促进资本形成。在人均资本k一定的情况下,提高实际人均财政赤字δ,将推动(22)式中的π上扬,而π的上抬将直接减少实际人均公债额b。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在支出政策不变而实施减税政策的情况下,降低税收所导致的财政赤字,如果用公债融资,将促进资本形成。

增支政策 在增加财政支出的财政政策情况下,δ仍然是政策工具,但与减税政策的情况有所不同的是,总税率t保持不变,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γ是内生决定的。

首先我们分析通过货币发行来为由于增加支出造成的财政赤字对资本形成有何影响。经过对(17)式~(19)式动态体系的矩阵运算,我们得到稳定状态的财政赤字表达式:

δ=(π+n){L[i′(k,π)]f(k)+b} (24)

σ(1-t)f(k)-nk+σ(1-t)i′(k,π)b-n(1-σ){[i′(k,π)]f(k)+b}=σδ (25)

通过比较(20)式和(24)式,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SD曲线与在减税政策下货币融资的情况相同,其斜率是负的(见图2)。

EG曲线的斜率虽然同前一种情况一样,也是正的,但在增支政策下,EG曲线受δ影响而发生移动。其原因在于,在减税政策中,t是内生调整的,而在增支政策中,t则是外生给定的;在前一情况下,由于δ的提高而直接造成的资本形成的损失将通过t的变动来弥补,但在后一情况下,这种资本损失就得不到弥补。

因此,在增支政策下,δ的提高不仅移动SD曲线,而且还移动EG曲线。现在的问题是:δ的提高是否把SD曲线上移的幅度高于EG曲线上移的幅度。

当δ的提高使得EG曲线向左上方垂直移动的幅度大于SD曲线的移动幅度时,如图2所示,高赤字上抬的是通货膨胀率,而降低的却是资本形成。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在税收政策不变而实施增加财政支出政策的情况下,由于增加财政支出所导致的财政赤字,如果用货币创造来融资,其结果一定是提高通货膨胀率,降低资本形成。

其次我们分析通过公债发行来为由于增加支出造成的财政赤字对资本形成有何影响。经过对(17)式~(19)式动态体系的矩阵运算,我们得到稳定状态的财政赤字表达式:

δ=(π+n){m+β[f′(k)+π-i′(k)]k} (26)

σ(1-t)f(k)-nk+[σ(1-σ)i′(k)-n(1-σ)][f′(k)+π-i′(k)]k-n(1-σ)m=σδ (27)

通过比较(22)式和(26)式,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SD曲线与在减税政策下公债融资的情况相同,其斜率是负的(见图2)。

EG曲线的斜率是正的,但EG曲线受δ影响而发生移动。

这里的问题仍然是:δ的提高是否把SD曲线上移的幅度高于EG曲线上移的幅度。如果δ的提高使得EG曲线向左上方垂直移动的幅度大于SD曲线的移动幅度时,新的均衡点成为E2,如图2所示,则增加赤字的净结果是:提高通货膨胀率,降低资本形成。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在税收政策不变而实施增加支出的财政政策的情况下,由于增加财政支出所导致的财政赤字,虽然用公债融资,但其结果也是提高通货膨胀率,降低资本形成。

图2 赤字曲线与资本均衡曲线

4.结语

多年来,人们对政府利用扩张性财政政策能否促进资本形成一直争论不休。其实,在市场调节发挥主要作用的商品经济体系里,赤字财政能否促进资本形成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在实施减税政策情况下,较高的赤字水平将造成通货膨胀压力,但可能促进资本形成;在增加支出政策下,赤字规模的扩大同样会造成通货膨胀压力,但同时还会降低资本形成。

这就提醒我们:一方面,认清财政赤字的产生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不同原因造成的赤字对资本形成的影响是不同的。

【参考文献】:

排挤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s)

财政赤字对利率的影响:理论分析(Effects of Fiscal Deficit on Interest Rates:Theoretical Analysis)

Blinder, A. S. and Solow, R. M., 1973, Does Fiscal Policy Matter,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Darby, M., 1984, Some Pleasant Monetarist Arithmetic,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 Quarterly Review 8.

Feidstein, M., 1980, Fiscal Policies, Inflation, and Capital Form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0.

Feidstein, M., 1983, Inflation, Tax Rules, and Capital Formation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hingan,M.L.,1981,Economicsof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 Vikas Publishing House. Kuznets,S.,1966,Modern Economic Growth:Rate,Sturture,and Spead,Yale University Press.

Miller P. and T. Sargent, 1984, Reply to Darby,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 Quarterly Review 8.

Nurkse,R,,1953,Problems of Capital Format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Basil Blackwell.

Phelps,E.and K.Shell,1969,Public Debt,Taxation, and Capital Intensiveness,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

Sargent T.N. and N. Wallace,1981, Some Unpleasant Monetarist Arithmetic,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 Quarterly Review 5.

Seth,M.L.,1980,MonetaryEconomics,Educational Publishers.

Seidman,L.S.,1987,The Government Deficit in a Growth Model:Consequences and Trade-Off,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9.

Singer,H.W.,1981,Economic Progress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in M.L.Jhingan,Economics of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Vikas Publishing House.

Tobin,J., 1965, Money and Economic Growth, Econometrica.

Tobin,J.,1980,Asset Accumulation and Economic Activit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obin, J., 1983, Budget Deficits, Federal Debt, and Inlation in Short and Long Runs,in A.Summers eds., Toward a Reconstruction of Federal Budgeting,The Conference Board.

Tobin, J.and W.Buiter,1980,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ies, 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Activity, in G.von Furstenberg eds. The Government and Capital Formation, Ballinger.

Toshiro,T.and Yoshio,K.,1985 ,Fiscal Policies , Government' s Deficits and Capital Formation,Economic Study.

玛肯,J.H.,1988,《政府赤字对资本形成的影响》,载于凯甘主编《赤字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中译版。

郭庆旺、三好慎一郎、赵志耘,1993,《财政赤字经济分析》,黑江人民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