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大屠杀文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208页(625字)

60年代出现在以色列希伯来文学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新流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屠杀了六百万犹太人,占当时世界犹太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对这样一件骇人听闻的大屠杀,许多老一代犹太人是幸存者,而稍年轻一些的则目睹过或听亲人讲述过。

对这一人间惨剧,战后许多人不愿提及,因而文学上也无反映。到60年代,一些大屠杀的幸存者痛定思痛,强抑心中的悲愤,决定将这一段伤心事通过文学作品揭露于世,引起人们的警觉。阿哈隆·阿佩费尔德是大屠杀的亲历者。经过近6年的努力,他于1962年出版以大屠杀为题材的短篇小说集《烟》。随后,他又出版以大屠杀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巴登海伊姆,一九三九》、《奇迹的世纪》、《特齐利:一生的故事》、《撤退》、《前往芦苇地》、《为每桩罪恶》、《不朽的巴特法斯》等。他的小说绝大部分以大屠杀为题材,因而被称为“大屠杀作家”。

与阿佩费尔德同时或随后出现的以大屠杀为主要题材的作家还有大卫·格罗斯曼、萨里昂·利布莱希特、乌里·奥列夫、大卫·沃杰尔。这一流派作家的共同特点是:一、他们本人是大屠杀的幸存者,或他们的亲人是大屠杀的受害者。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描写生动具体,而且大多带有一定的传记成份。二、他们的作品大多直接描写当年欧洲犹太人的悲惨遭遇,少数是反映这场劫难至今仍留在人们心中的创伤。

三、他们的作品反映的历史深度不断加深,从犹太人的具体苦难、心灵创伤的描写,发展到对整个人类命运的严肃思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