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286页(812字)

【生卒】:1870—1953

【介绍】:

俄罗斯作家。

生于破落贵族家庭。中学未毕业开始独立谋生,青少年时代当过校对员、统计员、图书管理员和小报记者。

1887年首次发表作品,1898年出版集《在开阔天空下》。1899年结识高尔基,不久参加知识出版社工作。

早期作品中,短篇小说《塔尼卡》、《安东诺夫卡苹果》、《天涯海角》、《故乡的消息》、《松树》、《新路》、《田间》和《黑土地》等主要反映农村的贫困落后和贵族庄园的衰落。1901年发表的《落叶》一诗获普希金奖。

1904年应邀担任社会民主工人党《真理》杂志文学栏编辑,一年后因意见分歧辞职。1909年被选为俄国科学院名誉院士。

中篇小说《乡村》(1910)和《苏霍多尔》(1911)均取材于当时的农村生活:前者除继续描写俄罗斯农村的贫困和农民的落后外,更突出表现商人、富农的贪婪和凶恶残暴;后者以哀伤的抒情笔触叙述一贵族庄园的衰败情景。

短篇小说《兄弟们》(1914)和《旧金山来的绅士》(1915)系据作者1905年革命失败后到欧洲和亚洲旅游的印象写成,表现了对殖民地人民的同情和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憎恶。他不接受1917年的十月革命及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1920年起一直流亡国外,大部分时间住在法国巴黎。30年代末曾表示要回国,因不久爆发二次大战未能成功。

流亡期间最重要的作品《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30)是一部自传性长篇小说,以主人公的生平为主线着力描绘俄罗斯自然风光和古城莫斯科的雄姿,明显流露出对祖国的思念。1933年,作者因“以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深刻继承”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这一时期他另外的作品,还有中短篇小说近200篇,主要描写不幸、神秘的爱情及论文《托尔斯泰的解放》(1937)等。

他的多数小说不以情节取胜,着重刻画人物性格和气氛渲染,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高尔基称赞他是“优美的文体家”。

上一篇:布雷切夫 下一篇:布尔柳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