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323页(719字)

【生卒】:1870—1938

【介绍】:

俄罗斯作家。

生于小官吏家庭。两岁丧父,七岁进孤儿寄宿学校。1890年毕业于亚力山大军事学院,同年获少尉军衔并开始在军队服役;1894年退役后为谋生漫游各地,当过码头工人、演员、家庭教师和教堂诵经师等,同时开始文学创作。1889年首次发表作品。早期中短篇小说《试作》(1889)、《在黑暗中》和《月夜》(1893)、《审讯》(1894)、《夜宿》(1895)等主要反映军队生活和外省人情风貌,《秘密查访》和《在火车交会站上》(1894)表现了对小人物的同情,《凶神》(1896)描绘了一家冶炼厂数万工人受资本家残酷剥削的可怕图景,《奥列霞》(1898)是一曲纯洁爱情的悲歌。进入20年代以来,除暴露沙俄军队极端腐败的《决斗》(1905)和反映资本主义社会卖淫现象的《火坑》(1908-1915)等着名中篇外,还发表《杂技场上》和《泥沼》(1902)、《胆小鬼》和《盗贼》(1903)、《塞瓦斯托波尔事件》(1905)、《雷勃尼科夫上尉》(1906)、《绿宝石》(1907)、《电报员》和《石榴石手镯》(1911)、《革出教门》(1913)等大量不同题材的特写和小说。

作家于1902年与高尔基相识,十月革命后曾在高尔基创办的世界文学出版社工作。1920年因不理解新生苏维埃政权流亡欧洲,大部份时间住在巴黎。

在国外发表自传性长篇小说《士官生》(1928-1932)和回忆俄罗斯自然风光的短篇小说《森林之夜》(1931)等,行文中处处流露出浓重的思乡之情。1937年因病返回祖国,翌年逝世,使他未能实现要用新的创作“填平自己与苏维埃国家之间的鸿沟”的愿望。

上一篇:库尼岑 下一篇:库拉耶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