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列汉诺夫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345页(824字)

【生卒】:1856—1918

【介绍】:

俄国哲学家、美学家、文艺学家、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政论家和社会学家。

俄国最早的克思主义的宣传者和理论家。1873年毕业于沃罗涅什军事寄宿中学。1874-1876年在彼得堡矿山学院学习,从19世纪80年代起开始了文艺学和美学的研究。他一方面继承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文艺观念,另一方面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考察俄国和西欧的文艺历史与现状,研究艺术的起源、发展和规律。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人的美感和审美观念与生产劳动密不可分。他在批判资产阶级艺术家的错误观点时,又能肯定和引用他们长期积累的有价值的资料,与庸俗社会学家不同,他重视艺术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他认为艺术有独特的反映和表现对象。他批判托尔斯泰的“情感说”,认为艺术既表现情感,也表达思想。

他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论观点,强调文艺是阶级意识的独特表现。在承认经济对文艺的最终决定作用的前提下,他强调社会心理对文学艺术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作用。

在文学批评方面他注重客观性和政论性,要求文学批评冷静而客观地阐释作品和展示作家的思想情感产生的社会根源。他的主要论着有:《没有地址的信》(1899-1910)、《艺术讲演提纲》(1904)、《从社会学观点论十八世纪法国戏剧文学和法国绘画》(1905)、《维·格·别林斯基的文学观点》(1897)、《尼·加·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理论》(1897)、《杜波罗留波夫和奥斯特洛夫斯基》(1911)、《艺术与社会生活》(1912-1913)、《马克思和列·托尔斯泰》(1911)、《托尔斯泰和自然》(1908)、《亨利克·易卜生》(1906)、《俄国批评家·〈文学概论〉》(1897)、《谈谈工人的运动心理〈评马克西姆·高尔基的〈仇敌〉》(1907)、《无产阶级的运动和资产阶级的艺术》(1905)和《格·伊·乌斯宾斯基》(1888)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