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614页(557字)

【生卒】:1894—1958

【介绍】:

英国小说家、作家。

生于肯特郡一着名的工程师家庭。幼年就决心成为作家。13岁进入海军学校,后进入海军训练学院,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上津大学,曾任牛津戏剧联合会主席。

1926至1939年担任《泰晤士报》的戏剧评论员,后兼任《纽约时报》记者。早期作品大多描写精神与物质的冲突,充满了神秘色彩,代表作品有《镜中像》(1929)、《泉水》(1932)和《航途》(1940),这些作品都获得过文学奖。

他自1939年起开始用笔名“米南德”为《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撰稿,后被收入《镜中的反射物》(1944)。这些文章虽然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恐怖时期,但作品却表现出一种平静、温和开朗的情调,数年后,又发表了小品文集《思想的解放》(1951),表现出他对当时失去思想自由和道德标准的社会危机的深切忧虑。晚期小说创作颇受读者欢迎,大部分作品表现了相当成熟的创作技巧,代表作《河道》(1949)后来被搬上了舞台。剧作《取火镜》写一位科学家由于他的发明可能会被用来摧毁人类文明而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1953年该剧在伦敦上演获得巨大成功。

1945年以后,他曾分别在格拉斯哥和牛津大学任教,1953年继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被选为国际笔会主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