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653页(1602字)

【生卒】:1865—1939

【介绍】:

爱尔兰人、剧作家。

生于都柏林。是一位画家的长子。

两年后随家移居伦敦,在那里上小学。1880至1883年在都柏林上中学,开始写诗。

嗣后入都柏林艺术专科学校,开始对神秘主义发生兴趣。1887年重返伦敦,结识威廉·莫里斯、奥斯卡·王尔德等。

后于1891年共同组织“诗人俱乐部”。1889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乌辛漫游记及其它》,同年结识女演员毛德·冈。

1896年结识格雷戈里夫人和约翰·辛格,后与他们合作创办阿贝剧院。1899年,诗集《苇间风》问世,确立了叶芝作为第一流爱尔兰诗人的地位。有论者认为它标志着欧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开端。也有人认为是唯美主义的巅峰。

1904至1914年间,叶芝主要致力于剧院事务,诗作产量相对减少,但风格却开始走向现实。这期间还通过埃兹拉·庞德接触到日本能乐剧,并为泰戈尔英译诗润色并作序。1917年,与乔吉·海德-利斯结婚。妻子为了改善叶芝当时的忧郁心情,在蜜月里尝试“自动写作”。

这引起叶芝的兴趣,通过对那些玄秘“作品”加以整理、诠释,终于完成一部奇书——《幻景》(1925)。这本书成了叶芝中晚期诗创作的“意象库”。

1922年,当选新成立的爱尔兰共和国参议员。192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28年,诗集《塔楼》问世,诗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晚年,在不断写出惊世之作的同时,还从事翻译、讲学、编纂等工作。1939年1月28日死于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遗体运回爱尔兰,遵照遗嘱葬于斯莱戈郡布尔本山下。

叶芝曾自称有三大兴趣,其一在于民族主义,其二在于诗,其三在于哲学。这些兴趣在他一生中互相渗透、融合,最终被“锤炼统一”,形成体系。系统性是叶芝诗创作的一大特点。在革命者约翰·欧李尔利和毛德·冈影响下,年轻的叶芝曾一度卷入争取民族自治的政治运动中。

但他所崇尚的18世纪贵族政治理想与毛德·冈等所热衷的暴力行动格格不入。于是他回到艺术领域,积极投身于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的实际工作中,企图通过诗歌和戏剧创作等非政治手段唤醒大众的民族意识。

其早期诗作多涉及爱尔兰民间传说题材。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被拐走的孩子》(1886)、《茵尼斯弗利岛》(1890)、《白鸟》等。

它们以不同的意象暗示了诗人理想主义的怀旧情绪与变动不定的现实之间的冲突。在风格和技巧方面,则接受了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和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具有主观情绪“非个人化”的倾向。从《在七片树林中》(1903)经《绿盔及其它》(1910)到《责任》(1914),渐渐背离了早期的秾纤风格。这些诗集(尤其是后一本)中的作品较直接地涉及了诗人的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语言粗犷,充斥着讽刺和谩骂。

有论者评为“寒冬的肆虐”。其实这是叶芝实验诗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两种风格的极端之间摆动之后,叶芝开始走上一条“中间”道路,逐渐进入中晚期熔象征主义、现实主义、玄学诗风于一炉的黄金时期。诗集《库尔的野天鹅》(1917)显示叶芝开始从日常生活题材转向哲理冥思问题,并有意识使作品系统化。

随后的《迈克尔·罗巴蒂斯与舞女》(1921)、《塔楼》(1928)、《旋梯及其他》(1929)更是沉浸于对人类历史、心理和灵魂的玄思冥想之中,表现手法大抵是象征和预言式的,而意象多来源于东、西方神秘宗教和哲学。要读懂这些诗,须借助于《幻景》一书。晚年的叶芝由于感到死亡的临近,爆发出对生活的强烈欲望,写下了许多赞美世俗爱欲的火热之作。同时也以“可怕的诚实”剖析和总结了自己的一生,以一个成功的创作者的喜悦心情去迎接生命的终点。

而他的诗艺水平犹如他的年龄,有增无减,登峰造极。叶芝一生走过的艺术道路反映了西方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过渡。他的诗风影响了当时及以后的历代诗人,至今声誉益隆。在西方,叶芝研究已成为一项专门学问。

艾略特称赞他为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他当之无愧。

上一篇:韦斯特 下一篇:阿贝剧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