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564页(2634字)
病名。
本病是一种与遗传因素有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临床以高血糖和糖尿为特点,早期多无症状,病情发展则可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等“三多一少”的症群,严重者可出现酮症酸中毒,其常见并发症和伴随症有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粥样硬化、肾和视网膜的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本病是常见病,在国内约占人口的1%左右,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多,本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占绝大多数,后者少见,大多继发于造成胰岛组织广泛损害的疾病,或继发于分泌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过多的疾病,以原发性糖尿病为例。
现代医学认为病因尚未阐明,和以下几种因素有关:遗传因素:糖尿病患者有阳性家族史者占8.7%,不论依赖型或非依赖型均和遗传有关,其遗传方式尚未阐明,一般认为是多基因遗传缺陷。病毒感染因素:某些病毒感染后可直接或间接损伤胰岛组织,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且可发现患者血清中抗柯萨奇B4病毒效价持续升高。自身免疫因素:不少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和自身免疫有关。
细胞免疫存在的证据有:糖尿病者家族中可有多种其他免疫性疾病,如弥漫性甲亢症、桥本氏甲状腺炎、恶性贫血等,患者血中可伴脏器特异抗体,如抗甲状腺、抗胃壁细胞及抗肾上腺抗体等;体液免疫存在的证据有:胰岛细胞抗体免疫荧光测定阳性率可达85%,胰岛素颗粒抗体免疫过氧化酶示踪测定阳性。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因素:患者血浆胰升血糖素浓度升高,且不受高血糖的抑制。
诱发因素:有感染、肥胖、妊娠、食物及应激反应等。
糖尿病时胰腺β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内颗粒减少或有细胞水样变,胰岛玻璃样变性,胰岛纤维化及胰岛的淋巴细胞浸润;全身小血管及微血管处的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PAS染色阳性,大中动脉粥样硬化;末梢神经纤维呈脱髓鞘、糖原沉积,神经鞘膜细胞基底膜增厚或轴索崩解。
糖尿病引起的糖代谢紊乱表现为高血糖症及糖尿;蛋白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低蛋白血症;脂肪代谢紊乱表现为高脂血症;酸碱平衡紊乱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表现为血钠过高,血磷过低,血钾或高或低;维生素代谢紊乱以B族维生素缺乏最为多见。西医诊断:临床表现:典型症状有多尿,出现于58%~78%的患者,多尿包括尿量增多和排尿次数增多,夜尿增多,尿量常与尿糖的含量成正比;由于多尿失水,患者常见口渴多饮,占58%~67%,其饮水量与血糖浓度、尿量及尿中失糖量成正比;多食指食欲亢进,食量增多,主食量可达0.5~1.0公斤,若患者突然厌食,食欲不振,应注意有无感染、酸中毒、酮症存在,中年或轻症患者常因多食而肥胖,幼年或重症患者则多消瘦疲乏。
此外,尚多见幼儿身体瘦弱,面色萎黄,毛发无泽,皮肤瘙痒,尤其是女性外阴瘙痒,一些并发症或伴随症的症状和体征也常见,如视力减退,眼底出血;浮肿,贫血;肢体酸痛、麻木,性欲减退,阳萎,便秘,腹泻,体位性低血压,大汗淋漓,二便失禁,眼肌麻痹,膝腱及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等。实验室检查:尿糖测定:一般在0.5克%~5克%左右,每日失糖量自微克至数百克不等。尿蛋白测定:当出现糖尿病肾病,特别是弥漫型肾小球硬化症时,尿蛋白可达0.5克%,每日失蛋白量在3克以上。血、尿酮测定:高血酮和酮尿是诊断酮症和酮症酸中毒的重要依据。
血糖测定:轻症患者空腹血糖可正常,餐后可超过160毫克%,重症患者空腹血糖多在200毫克%~400毫克%之间。葡萄糖耐量试验:本试验主要对象是有糖尿病可疑,而空腹及饭后血糖正常或轻度升高不能作出肯定诊断者。
考的松葡萄糖耐量试验:本试验是诊断隐性糖尿病的主要方法,隐性糖尿病患者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但给予考的松后葡萄糖负荷试验可呈异常。C肽测定:C肽是胰岛β细胞的分泌产物,测定C肽的血浓度或24小时尿中排出总量能反映β细胞的分泌功能,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
并发症: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感染等。
常见慢性并发症有:糖尿病血管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为饮食不节:如过食肥甘、醇酒厚味,则可损伤脾胃,湿热内蕴,化燥生热,燥热消谷耗津,发为消渴。情志不调:五志过极,郁而化火,消烁津液,发为消渴。
房室不节:恣情纵欲,则耗伤肾精,肾虚固摄无力,精耗则气不化水,故小便多而消渴;或肾阴精不足,阴虚生火,燥热伤津,亦可发为消渴。热病火燥:或时令暑热,或热病燥热,邪热伤阴亦可引起消渴。总之,本病波及上中下三焦、五脏六腑阴阳气血,多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多虚,多瘀,多并发症。辨证施治:肺热津伤型:症见口渴喜饮,随饮随渴,咽干灼热,食量如常,小便较多,色黄,或有甜味,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数。
治宜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用消渴方加减。胃热炽盛型:症见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舌红苔黄,脉滑数或细数。
治宜清胃泻火,养阴保津,方用玉女煎加味。脾胃气虚型:症见渴饮不多,面色萎黄,体乏无力,饥不能食,或虽能食稍饥即馁,或浮肿,便溏,舌淡,脉弱。
治宜益气健脾摄精,方用白术散加减。肾阴亏损型:症见尿频量多,浊如膏脂,味甜,口干舌燥,或渴而多饮,五心烦热,头昏乏力,腰膝酸软,遗精,失眠,舌红,脉细数。
治宜补肾滋阴,清热生津,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味。气阴两虚型:症见乏力,自汗,气短,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质红暗,或暗红,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
治宜益气养阴,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党参、黄芪、苍术、玄参;或用一贯煎加黄芪、山药、苍术、玄参。阴阳两虚型:症见乏力自汗,形寒肢冷,面色黧黑,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泄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宜温阳滋阴,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味。血瘀型:本型可伴见于上述各型之中,症见面有瘀斑,头痛,肢体疼痛,心前区痛,胁肋疼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月经多瘀块,舌有瘀斑,舌下静脉青紫或怒张,脉细涩,血液流变性异常或见微循环障碍。治宜活血化瘀,可在上述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如丹参、当归、赤药、川芎、益母草;甚者加用地龙、穿山甲、桃仁、水蛭等。阴阳欲绝型: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症见神志淡漠,迟钝,木僵,嗜睡,神昏,气急深大,呼吸有酮味,皮肤干燥,多尿,舌红干燥,肢微细欲绝,或脉细微而数。治宜回阳救阴,方用生脉散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