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伏瓦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660页(908字)
【生卒】:1908—1986
【介绍】:
法国女作家。
作为一个存在主义的“介入作家”,她的名字与让保尔·萨特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是夫妻却又终生相伴的他俩曾被人看作本世纪“最富传奇色彩的一对”。波伏瓦自幼受严格的家教,却偏偏成长为一个叛逆者。19岁时获文学学士学位,是个出类拔萃的高材生。30年代她和萨特一边热恋,一边苦心钻研勤奋写作。
他们十分同情左派激进势力,但基本上不过问政治。40年代的动荡为她学说的成熟和文学创作的成功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
大战结束时,她和萨特双双成了当时风靡法国的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创办了着名的《现代》杂志。这一时期,她发表了小说《女客》(1943)、《他人的血》(1945)、《人总是要死的》(1946),剧本《白吃饭的嘴巴》(1945),论着《庇吕斯与西奈阿斯》(1944)、《论模棱两可的道德》(1946)、《存在主义与各民族的智慧》(1948)、《第二性》(1949)等。
其中《第二性》在理论上分析了妇女的命运,提出了“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的着名命题,她指出,妇女必须从“永恒的女性”这一实质上被动、否定的观点中解放出来,通过行动获得自己生存的价值。这本书在理论上的巨大贡献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50年代以后,她的主要作品有小说《一代名流》(1954,获当年龚古尔奖)、《平静的死》(1964)、《华丽的意象》(1966)、《被遗弃的女人》(1967),以及5大部回忆录《一个良家少女的回忆》(1958)、《时势》(1960)、《形势》(1963)、《总而言之》(1972)和《告别的仪式》(1981)。其中《一代名流》以知识分子在“冷战”形势下的道路选择为背景,表现了作家渴望丰富的生活和积极地介入的意愿。
她的回忆录内容充实、文笔生动,有着珍贵的文献史料价值。整个五六十年代,她和萨特一直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各种政治事件,周游世界到处演讲、撰文,支持国内的学生运动(尤其是1968年5月学生运动)和国际上第三世界人民的斗争,她曾和萨特访问过新诞生的人民中国,并写下了游记式专论《长征——中国随笔》(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