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701页(921字)

【生卒】:1873—1914

【介绍】:

法国人、剧作家。

生于奥尔良的一个木匠家庭。幼年丧父,由母亲和文盲的祖母带大,家境贫苦,靠奖学金读完中学。1894年服完兵役后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大学年代,受到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加入了社会党。

在德雷福斯事件中,他主持正义。1895年休学一年回奥尔良着手创作诗剧《贞德》(1897年发表),在这部历史剧中,作者歌颂这位民族女英雄的爱国主义思想,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社会贫困的反抗精神,以及他企图以建立正义和自由的新秩序来消灭战争的雄心大志。贞德成为他一生戏剧和诗歌创作的讴歌对象。后来写了长诗《贞德的慈悲之谜》、《第二德行的奥秘之门》(1911)、《无辜圣人之谜》(1912)和《夏娃》(1913)等。

回校后,他在《社会主义杂志》以笔名发表两篇宣言:“论社会主义城市”(1897)和“塞尔,和谐的城市的首次对话”(1898),进一步确定他的政治信仰。1900年创办的《半月丛刊》,团结法朗士、罗曼·罗兰等大批进步作家,成为与索尔邦大学对垒的进步思想派活动中心,它在法国思想界与文学界有较大的影响。令人惊奇的是他后期竟和社会主义派分道扬镳,改宗信仰天主教,成为狂热的教徒。他主编这份杂志达14年之久,他本人在刊物上发表不少政论文章:《答若雷斯》(1900)、《冒失者》(1901)、《俄国信件》(1905)、《我们的青春》(1910),特别是揭露社会的不平等和贫困的文章:《关于让·科斯特》(1902)、《金钱》(1913)等。

1905年法德关系紧张,他意识到德国军事的威胁,发表了《我们的祖国》,表达了民族爱国主义与和平主义思想。贝玑特别崇拜雨果、高乃依、米什莱等作家,发表了评论文章《维克多-玛丽,雨果伯爵》(1910),从中也流露出作者的民族爱国精神。他还着文捍卫柏格森的哲学思想,反击索尔邦大学和梵蒂冈的指责:《关于柏格森先生和柏格森的哲学评注》(1914)和《关于笛卡尔和笛卡尔哲学的附注》(1914)。1914年他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于马恩战役中阵亡。

贝玑的诗歌和散文节奏缓慢,常常出现重复的段落,近似宗教的经文,表达了他质朴、深沉和热烈的情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