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710页(1347字)

【生卒】:1866—1944

【介绍】:

法国作家。

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的一个公证人家庭。15岁随父母迁居巴黎,1886-1889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读书,曾对哲学和历史颇感兴趣,后入罗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回国后获得博士学位。从1895年起先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任艺术史教授,并开始文学创作。

罗曼·罗兰的着作甚丰,大致可分为音乐与文学两大类。在文学方面,除歌外,他发表了各种体裁的作品:戏剧、小说、传记、文学评论等。早年他喜爱戏剧这一艺术形式,一生共写过21部剧本,其中6部是早年的试作,发表过的剧本有15部,包括总题为《革命剧》的剧本8部:《群狼》(1898)、《理性的胜利》(1899)、《丹东》(1900)、《七月十四》(1902)、《爱与死的较量》(1925)、《百花盛开的复活节》(1926)、《流星》(1928)、《罗伯斯庇尔》(1939)。

这些剧本全以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题材。此外有总题为《信仰剧》的3部剧本,包括《革命剧》中的《理性的胜利》,都以反对战争为主题。

现存他的剧本有12部,而《革命剧》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1904-1912年,他写成10卷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

这部巨着是他的成名之作。1916年,罗兰获得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约翰·克利斯朵夫》写一个作曲家一生的故事。克利斯朵夫生于莱茵河畔一个德国小城,是位有才能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为人爽直,富有正义感,认为艺术家为了表现生活的美好理想,应当向社会上的消极势力展开不妥协的斗争。《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作品。他的另一部代表作是《母与子》(1922-1933),全书分7册。小说的主人公安乃德是大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她曾与同学洛瑞恋爱订婚,后又取消婚约,过独身生活,并抚养她的非婚生的儿子。后来,安乃德的儿子被法西斯暴徒所暗杀。两鬓斑白的安乃德踏着儿子的血迹,走上反法西斯斗争的第一线。

罗曼·罗兰的作品还有:描写法国农民的健康生活态度的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19)、反战中篇小说《皮埃尔和吕丝》(1920)、长篇小说《格莱昂波》(1920)、文学评论集《旅伴》(1936)、政论集《战斗十五年》(1935)、日记选集《战时日记》(1952)和《印度》(1960)、回忆录《内心旅程》(1959)等。在音乐理论和音乐史方面,最重要的着作是7大卷《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1928-1943),罗曼·罗兰对贝多芬深有研究,早在1903年就发表《贝多芬传》,获得成功,促使他继续撰写古今名人传记,宣扬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英雄主义,先后发表《米开朗琪罗传》(1906)、《弥莱传》、《托尔斯泰传》(1911)、《甘地传》(1923)。罗曼·罗兰是位进步作家,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坚决反对战争,发表反战政论《超乎混战之上》(1914)。

战后,发表《精神独立宣言》(1919),号召世界各国知识界联合起来,抵制帝国主义的战争阴谋。从30年代起,他站在苏联一边,反对法西斯的侵略战争。他还关心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重视中国传统的文化,预言中国“将从痛苦的海洋中重新耸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