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现实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787页(1446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意大利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

它从诞生到衰落,前后持续10余年,一度成为意大利文坛的主流。一些作品在世界上也有过广泛影响。新现实主义是意大利抵抗运动的产物,诞生在反法西斯斗争的高潮时期。它基本上是由一批进步的小资产阶级艺术家在反法西斯、争取民族独立的旗帜下,抱着要求社会进步、民主、平等的共同愿望组合而成的艺术流派,不具有明确的理论纲领。

首先,一些电影工作者拍摄出一批以抵抗运动和战后最初几年现实为题材的影片,如《罗,不设防的城市》(1944-1945)、《太阳刚刚升起》(1945-1946)等,他们把自己的影片称为新现实主义影片,把自己的创作方法称之为新现实主义。稍后,一些作家纷纷仿效,创作文学作品,其中比较着名的有《基督不到的地方》(列维,1945)、《安妮丝之死》(维加诺,1949)、《神圣的土地》(约维涅,1950)、《强盗》(贝尔托,1951)等,于是,新现实主义这一名词就随着这些影片和作品的成就在国内外流行起来。

早期的新现实主义作家都亲身参加过抵抗运动。他们在作品中尝试以这个运动的精神来对法西斯统治之下的意大利作出新的评价,大胆、正面地表现反法西斯斗争和南方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冲突,塑造出意大利文学中完全崭新的正面形象——抗击法西斯的游击队员、夺取土地的“暴动者”,通过描绘他们的生活、劳动和斗争,揭示他们优秀的精神品质,作品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主精神。

从50年代起,绝大部分新现实主义作家把笔锋转向描绘劳动人民平凡、辛酸的日常生活,暴露社会的阴暗面。

这样便产生了有名的影片《偷自行车的人》、《警察与小偷》、长篇小说《斯蓓朗采兰》(贝尔纳利,1951),《地产管理局失火》(蒙台拉,1956),《税务吏》(帕隆波,1957);短篇小说集《库梅奥的遭遇》(雷阿,1955),《海水洗不净那波里》(奥尔泰塞,1953);特写集《南方的农民》(斯科特拉罗,1954)等。

这些作品集中反映了战后意大利社会存在的穷困、饥馑、失业和不平等的现象,表现出对小人物的深切同情。用真实细腻的笔触描述的小公务员、贫民、农民的惨痛遭遇曾经打动千百万读者和观众的心弦。

这个时期表现的基本特征是人道主义思想。大约从1956年开始,许多重要作家转入以精神分析为手段、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新的创作道路,以写实手法反映社会现实的新现实主义创作日益衰落。

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是“写真实”。

早期新现实主义作家重视对人物、情节和环境描写的真实性,他们所写的都是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熟悉的环境,真实的人物。后期的作家们进一步加以发展。他们努力追求纪事的“文献式”的精确性,竭力做到照相式地描摹普通人的平凡的、实在的日常生活。在体裁上,他们偏爱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短篇小说、特写和长篇。在具体描写时,倚重人们外露的直觉、感情,而不挖掘人物的思想;不厌其烦地刻意描绘细节,作品因此有时显得拖沓、单调。

为增加“真实”的气氛,在遣词造句时大量使用方言和通俗、生动的人民口头语,这是另一长处。新现实主义从本质上来说,属于批判现实主义范畴。

它的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容,它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和所谓“写真实”的创作方法,都不是“新”的东西。它只是继承了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和19世纪末期意大利真实主义文学的特点,但并没有超越它们。

它的“新”的涵义是摈弃20至30年代在意大利占上风的法西斯反动文学和浮华文风,“重新”回到现实主义道路上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