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789页(744字)

【生卒】:1892—1975

【介绍】:

南斯拉夫作家。

生于特拉夫尼克附近的多拉茨村。家境贫寒,两岁丧父,跟母亲住姑母家。读完中学后因参加进步活动被捕。1918年获释,创办《文学的南方》后以该刊和《克罗地亚的田野》为阵地,发表了一系列歌、散文诗、文学评论。1920-1941年在外交部任职,先后任领事、公使。希特勒进犯南斯拉夫后隐居贝尔格莱德,从事小说创作。解放后,成了“塞尔维亚文学家协会”和“南斯拉夫联邦文学家协会”的创始人,以后的年代里写有大量作品和评论,17卷文集在他逝世后出版。作有5卷长篇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1943)、《特拉夫尼克纪事》(1942)、《小姐》(1944)、《罪恶的牢院》(1954)和《苛刻的拉达斯巴夏》(未完成稿),6卷中、短篇小说集《不平静的年代》、《渴望》、《举世无双的女人叶林娜》、《记号》、《孩子》和《孤寂的房屋》(共计126篇中、短篇小说),两卷文学评论集《历史和传说》和《艺术家和他的作品》,两卷散文、诗歌和散文诗《黑海零简、焦虑、抒情诗》和《小路、人物、故土》,两卷文学手记《路标》和《笔记》。《德里纳河上的桥》是他的代表作,因成功地反映了“自己国家历史中的事实和命运”,具有“史诗般的力量”,获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整个作品以德里纳河上的一座大桥为主线,通过一连串真实感人的故事情节,巧妙而生动地概括了波斯尼亚自15世纪中叶被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止大约450年的历史,准确地反映了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如实展示了各阶层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所遭受的苦难,歌颂坚强骁勇的波斯尼亚人民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优秀传统。

止1979年该小说已被译成37种文字流传于世界。

上一篇:斯特雷加奖 下一篇:阿莱契科维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