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948页(1443字)

【生卒】:1899—1961

【介绍】:

美国小说家

生于伊利诺州芝加哥附近的橡树园(奥克帕克)村。他父亲是医生,但酷爱钓、打猎等活动,母亲爱好音乐、美术。父母亲的兴趣对海明威的性格和他以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1917年中学毕业时,他因眼疾未能应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任《星报》见习记者。

1918年5月,海明威志愿参加救护队任司机,重伤在意大利前线。1919年初返回家乡,1921年去多伦多任记者,数月后被《星报》派驻欧洲,1924至1927年任赫斯特报系的驻欧记者。

驻欧期间,他在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介绍下结识格特鲁德·斯泰因、埃兹拉·庞德等侨居巴黎的美国作家。在他们的影响下,海明威从1922年起开始发表歌、小说等作品,并于1923年和1924年分别出版了《三个短篇和十首诗》及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192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春潮》是模仿安德森的风格写成的。

尽管这些作品在当时的影响不大,但已引起评论界的注意。海明威的第一部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6),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批青年流落欧洲的情景,反映战争给青年一代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的创伤,以及他们对生活和前途的失落感和幻灭感。因此,《太阳照样升起》成了“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

1927年,海明威返回美国,发表了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在收入其中的《杀人者》、《打不败的人》、《五万大洋》等着名短篇中,海明威塑造了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硬汉性格”的人物,对此后美国的通俗文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1929年发表的《永别了,武器》是一部以爱情为经纬线的反战小说,描写了美国志愿兵亨利在意大利前线负伤后与英国护士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波澜及因战争而遭到的磨难。

作者把个人在战争中的苦难视作人类的灾难,尽管基调是悲观的,但反战色彩相当强烈。海明威返美后,先在佛罗里达居住,后侨居古巴。其间他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而最着名的当推《乞力扎罗的雪》(1936),它以现实与幻想交织的意识流手法描述了一个作家垂死前的思维活动。1937年,海明威再度以记者身份赴欧洲,采访西班牙内战,积极支持年轻的共和政府,写了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剧本《第五纵队》(1938)。

内战结束后,他回到哈瓦那,创作了他“最喜爱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这部小说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叙述了美国人乔丹奉命在一支游击队配合下炸桥的故事。作者从民主主义立场出发,刻画了主人公的正义感和为反对法西斯主义而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基调乐观、悲壮,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40年代初,他曾来中国报道抗日战争。50年代时,海明威最着名的作品是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2),小说中的一句名言“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无法打败他”是小说的主题思想,即人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和失败。小说中孤军苦战的桑提亚哥是海明威30年代创造的“硬汉性格”的继续与发展。

1954年,由于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古巴革命胜利后,海明威夫妇返回美国,但体弱多病,于1961年7月2日自杀身亡。海明威去世后,又出版了《不散的筵席》(1964)、《海流中的岛屿》(1970)等遗作。

海明威是本世纪美国最着名的一位语言大师,精通叙事艺术,语言洗炼,刻画逼真,既有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也有通过动作、形象表达人物情绪的动人刻画,尤其是他那千锤百炼的电传式的对话和简洁的内心独白,形成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开创了一代文风。

上一篇:海尔曼 下一篇:亨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