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982页(624字)

【生卒】:1874—1946

【介绍】:

美国女作家。

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家庭富有。

儿童时代在维也纳、巴黎和旧金山等地度过。大学时曾是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学生,并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从事过大脑分析,但没有获得任何学位。

1903年与艾丽丝·托克拉斯结伴去巴黎,后者成为她的秘书与伴侣,和她一起在欧洲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共同生活了数10年之久。斯坦曾以托克拉斯的名义写过自传,题为《艾丽丝·B.托克拉斯自传》(1933),文笔清新流畅,体现了作者朴素的文风。评论界对斯坦一直持两种观点。批评她的人认为她不正常,有意去写读者无法理解的作品。

赞赏她的人则强调她在文学艺术上的超前意识,她所支持的艺术家(如毕加索)和文学家(如海明威)后来都成了文艺界的泰斗。斯坦主张文学创作运用抽象手法,并试图将电影艺术借鉴到文学创作中来。她主张多使用动词,并通过一词的重复出现来表现创作意图。她认为某一词的重复出现就如电影画面接连出现一样,每一个新画面与旧画面都有一点不同,连接起来便产生了运动和意义。

斯坦在小说、歌、戏剧和文评领域中均有成就,除去她的自传和《我所经历的战争》(1945)外,均以反传统的风格写成。她作品共有20余部,经常为人提到的有《三个女人的一生》(1909)、《美国人的形成》(1925)、《大象的自传》(1937)、《地理与剧本》(1922)以及歌剧《四圣人》(1923)等。

上一篇:斯特格纳 下一篇:斯坦贝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