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斯特拉尔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1047页(901字)

【生卒】:1889—1957

【介绍】:

智利女人。

本名卢西拉·德·玛丽娅·戈多伊·阿尔卡亚加(Lucila de María Godoy Alcayaga)。生于智利北部科金博省风景秀丽、盛产果品的小镇维古尼亚。父亲是小学教员,早故。

诗人从小独立谋生,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依靠自学获得丰富扎实的文化知识,这为她日后担任中小学生物和生理卫生教员以及中学校长打下良好基础。

少年时代即酷爱文学,尤喜诗歌,大量涉猎世界名家作品。14岁开始发表诗作,抒发对祖国自然景色的沉醉和迷恋之情。

17岁深情爱上一铁路职员,该青年后开枪自杀,诗人悲痛欲绝,写了3首抒情诗,即着名的《死的十四行诗》。1914年12月22日,该诗在智利文艺家协会举办的圣地亚哥首届赛诗会上获头等奖。

诗人从此开始她文学创作的初级阶段。缅怀恋人、歌颂爱情,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创作题材。

作品基调虽缠绵凄恻,但感情真切细腻,委婉动人,文字清丽简练,通晓明快,为拉美现代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1922年应墨西哥公共教育部之邀,赴该国考察并参加教育改革工作。

1934年起进入外交界,先后出任驻西班牙、葡萄牙、巴西、美国、意大利、比利时等欧美国家领事,晚年任驻联合国特使。在长达30年之久的国外生活中仍保持旺盛的创作激情。

这一时期,诗人视野开阔,不再囿于抒发个人感情的狭小圈子。1938年诗集《有刺的树》出版,题材远较过去广泛,除赞颂大自然,表达对母亲与儿童的爱之外,还反映受压迫、被遗弃的人们的困苦,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不合理现象作了一定的揭露和抨击,但仍夹杂若干宗教色彩。此时,艺术上技巧益臻完善,已达炉火纯青境界。晚年诗歌及散文大都收在《葡萄压榨机》(1955)里。

这一阶段诗人思想境界更高,对祖国、对拉美大陆、对人民倾注无限深沉的感情,诗歌富有民间歌谣色彩。194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57年1月10日因胰腺癌在纽约去世。另着有诗集《献给你妻子的读物》(1922)、《绝望》(1922)、《柔情》(1924)、《白云朵朵》(1924)、《智利概貌》(1934)、《母亲的诗》(1934)等。

上一篇: 下一篇:马西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