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1072页(610字)

【生卒】:1933—

【介绍】:

美国批评家兼小说家

生于亚利桑那州。毕业于芝加哥大学。

60年代初期,她写了一系列论文,成为文坛上的一颗新星。这些论文后来分别收入《反对释义》(1967)和《激进派意志的特征》(1969)。

桑塔格对当代法国哲学和文学有很深的造诣。她以自我意识的方式运用存在主义的批评形式,将现象学的感性与存在主义的主题结合起来,因而使她成为文学批评界的一位重要人物。

《反对释义》(1964)是桑塔格最受注意的论文。她在这部着作里认为,现代生活的种种条件使人们的感觉迟钝,因此应该恢复人们的感觉,应该看到更多、听到更多、感觉到更多;解释会使艺术作品显得暗淡,因此需要一种性感似的或透明的、描述性的批评。

她的另一篇重要着作是《沉默的美学》(1967),描述了浪漫主义之后文学意识的两个阶段,认为在我们这个时代,艺术从人类意识的一种高尚表现,转变为一种悲剧性的、自我异化的、对意识的矫正方法。

桑塔格的其他主要着作有:《河内之行》(1968)、《论照相》(1977)、《隐喻的弊病》(1978)、《在农神的符号之下》(1980)和《苏珊·桑塔格文选》(1982)。此外还有小说《恩人》(1963)、《棺材》(1967)和短篇小说集《我和其他人》(1978)。桑塔格是一位左倾批评家,但不是女权主义者。

她不承认性别歧视的心理社会决定因素可以从妇女作家的作品中寻找出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