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1078页(956字)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在法国和欧美的一批剧作,因其表现阿尔贝·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荒诞主义——而得名。

它最初受到冷遇,后来逐渐获得承认。1961年,英国评论家丁·埃思林(Martin Esslin)在其《荒诞派戏剧》一书中首次使用这一名称,后被沿用。其代表作家有:贝克特(Samuel Beckett),代表作《等待戈多》(1953)、《最后结局》(1957)、《啊!美好的日子》(1961);尤内斯库(Eugéne Ionesco),代表作《秃头歌女》(1949)、《椅子》(1951)、《阿梅黛或脱身术》(1954);热内(Jean Genet),代表作《女仆》(1947)、《黑人》(1959);阿达莫夫(Arthur Adamov),代表作《塔拉纳教授》(1953);阿尔比(Edward Albee),代表作《动物园的故事》(1958);品特(Horold Pinter),代表作《生日晚会》(1958)。尽管没有结成团体或形成完整的流派,但荒诞戏剧有着共同的美学特征:它们的作者都认为人类寻找生存目的和掌握自己命运的企图纯属徒劳,剧中人物无论怎样狂热地表演,结果其生存状态一如既往;这使人类的激情和愿望带有一种讽刺意味。荒诞戏剧的主题必然要求剧作家最大限度地抛弃传统戏剧的逻辑结构。它们往往没有情节、没有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动作减少到极限,没有合乎逻辑的语言,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和背景。《等待戈多》全剧只有两个流浪汉整天等待一个不知其为何物、而且永远也不会到来的东西。《秃头歌女》中的人物在那里喋喋不休地重复着一些陈词滥调,全剧充斥着双关语、反复和错误推理,它揭示了人类贫乏的语言根本无法使他们互相沟通。荒诞戏剧的人物往往是些抽象的符号,他们没有自己的人格,甚至没有姓名。

《秃头歌女》中的人物就可以互相混淆。

如果他们试图找到自我,也是徒劳(《塔拉纳教授》中的同名主人公)。荒诞派戏剧调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舞台手段,运用直喻、象征和夸张的手法,让道具、布景、动作说话,用灯光和语言造成幻象等等,使荒诞的哲理及人物的荒诞心理实体化、具象化。

60年代后,随着大多数荒诞派剧作家转向别的表现形式,荒诞派戏剧开始衰落。但其艺术创新对现代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肌质 下一篇:转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