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1081页(744字)

本世纪初期产生于意大利的一个有宣言、有纲领、有组织的文学艺术和政治思想的流派。

其始作俑者为1909年意大利利奈迪(F.M.Marinetti)在法国《费加罗》报上发表的《未来主义宣言》。它全面叙述了该流派的宗旨和奋斗目标,得到了一些青年作家、诗人和画家的响应和欢迎。在政治思想上,它鼓吹军国主义、无政府主义,赞美战争,崇拜暴力。

认为要摆脱和消灭世界上一切平庸消极的东西,只有战争:战争是使世界健康化的唯一的手段,是伟大的交响乐。

因而,它与法西斯同流合污,为它的战争政策呐喊。在文化上,它主张以反学院、反文化、反逻辑的世界观,摧毁一切图书馆、博物院和科学院,摒弃一切传统文化和现存文化,采取了一种虚无主义的态度。在美学观点上,它认为速度、力量、运动、斗争就是美,鼓吹一种所谓的“现代感觉”,追求人变成机器或机器变成人的表现,具有强烈的非理性主义的倾向。在文学的表现形式上,它提倡从心境的随意性出发,自由地表达物和人的形态和速度,主张破坏语言的传统规范,打破原来的句法结构与语言的韵律,取消标点符号,采用动词原形,甚至可以用数学符号、化学公式来写作。在绘画上,反对传统的表现事物的静态的手法,主张通过视觉描绘一连串重叠形状或连续的多层组合,表现事物和人的运动感、力量感和立体感。随着法西斯势力的消亡,未来派也渐渐失势。未来主义对英、法、德、西班牙和俄罗斯的绘画和诗歌都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对抗意大利的颓废主义和黄昏派文学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意大利未来主义作家和诗人主要有马利奈迪、帕拉泽斯基(A.Palazzeschi)、波莱佐里尼(G. Prezzolini)和画家博丘尼(U.Boccioni)、索非奇(Soffici)等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