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哲学辞典

氏族

书籍:哲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62页(511字)

在原始公社内以当时的经济关系为基础而产生出来的一种由血缘关系结成的人类共同体形式。

最新的研究资料证明,氏族共同体并非是一切民族所固有的形式。氏族最初以男系形式和女系形式(参见父权制、母权制)存在,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联合体,而只是居住在不同公社的亲属结成的集团。

氏族是公社的核心,它把公社的成员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调整婚姻——家庭关系,通过共同教育和抚养子女来保证繁衍能够从事劳动和进行社会联系的后代。氏族关系通常是公社成员社会联系的形式,在生产、分配、文化活动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决定了公社生活管理的氏族性质(从公社的氏族核心成员中选举族长和首领的选举制度及其更迭制度等等)。

这样,氏族和氏族公社相互配合,便构成一种氏族制度的社会结构。在这里,实行土地公有制,没有财产差别和社会差别,参加公共事务是所有成年社员的权利和义务。随着原始公社制度的发展,氏族的人数逐步增加,于是氏族便联合为大氏族(胞族),大氏族又联合为部落,而部落再联合为部落联盟。生产力的发展,公社和家庭之间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决定了氏族必将解体,进入阶级社会后氏族在社会生活的作用便逐步缩小。

上一篇:升华 下一篇:哲学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