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平行论
书籍:哲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79页(493字)
在近代哲学中由偶因论(马勒伯朗士和А.赫林克斯)首先提出的所谓心理物理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而所谓的心理物理问题则是由于把无肉体的灵魂同有广延性的肉体机械地对立起来而必然出现的(参见笛卡儿)。
心身平行论的拥护者(冯特,Т.里普斯、Г.埃宾豪斯、Э.蒂青纳、Т.里保等人)仿效机械逻辑论,因而几乎逐字逐句地复制偶因论者的论据,把心理的东西和生理的东西看作各自独立、互不依赖、平行出现的因果序列。心身平行论通常以心理物理相互作用论来作为补充(О.屈尔培等人)。
在这里,就像在庸俗唯物主义观念中一样,把心理的意念内容同生理现象联系起来这一原则本身就是有缺陷的。生理过程是保证人的生命活动的必要机制,但还远不是一种足够的机制。况且生理过程并不能决定心理过程的内容。人的生命活动只有在交往中才有可能,因此人的生命活动既包括心理活动(心理、心灵、意识),同时也构成心理活动的内容。由此可见,不应该把心灵(心理的东西)同肉体(生理的东西)对立起来,而应该通过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去加以研究。心身平行论最终必然导致类似身心相关论的唯心主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