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理性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223页(913字)
现代欧洲哲学和美国哲学的一个流派,其基本原则是波普尔建立的(批判理性主义这一术语也是他提出的)。
批判理性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У.巴尔特里、И.拉卡托斯、ДЖ.阿加西、П.费耶拉本德、ДЖ.沃特金斯、Г.阿尔伯特、Х.施平涅尔等人。批判理性主义并不是一种轮廓清晰、准确的哲学理论;常常可以用其他名称来表示,如称它为批判经验论、批判主义、证伪主义。个别批判理性主义的追随者(如费耶拉本德)起初积极维护批判理性主义,后来则反过来激烈批判这一理论;另一些代表人物(如,拉卡托斯),尽管还同意批判理性主义的一些原则,但却竭力避免把自己归入这个哲学方法论的流派。批判理性主义妄图创立一些原则来对知识、人类行为、社会思想和社会制度等在既进行批判又加以完善的基础上作出理性主义的解释。在社会哲学方面,批判理性主义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变种。理性主义致力于把自己的基本原则跟传统的哲学观点对立起来;与怀疑论和教条主义相反,它提出了可否证论原则,即认为任何科学知识原则上都具有假设性;与致力论证科学知识形式上的真实性这一做法相反,它提出了方法论的理性主义思想,即根据批判性考察才有可能确定某些假设在何种程度上比另一些假设较为可取的思想;最后,与工具主义相反,提出有可能用科学知识来描述现实的论断。
批判理性主义反映出,某些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家已意识到了对待科学的形式结构观点的缺陷。批判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强调科学知识的整体性,强调观察层次和理论层次的相互依赖性,强调科学会有机地“编织”到文化中去,强调哲学观点和价值观点对科学的渗透,他们试图以此来为科学知识建立起一些历史—文化学的模式和跨学科的模式,把科学知识看作是不同类型的各门科学理论之间以及科学和非科学之间的连续不断的批判性对话。同时,批判理性主义既然是后实证主义哲学的一种形式,因而也就不可能超越资产阶级哲学意识的范围。
批判理性主义囿于它的基本原理,使它的代表人物拒绝对客观真理及其标准提出定义,还使它的代表人物承认文化学的多元论和相对论。
这就是说,批判理性主义并没有创立出区分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标准,也没有创立出区分科学和非科学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