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形态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268页(806字)
是以一定的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的历史类型,是人类世界历史从原始公社制度经过奴隶占有制、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形态这一向前发展过程中的阶段。
“社会经济形态”这一概念是由马克思主义首先提出的,是唯物史观的奠基石。社会经济形态这一概念使我们得以解决四方面的问题——第一,把一个历史时期同另一历史时期区分开来,并在一定形态的范围内研究历史事件,而摒弃所谓“一般社会”的议论。
第二,揭示出处于同一生产发展阶段上的不同国家(如资本主义的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美国等等)共同的本质特征,就是说,在研究中能利用重复性这个一般科学标准,而主观主义者是否认这一标准可以运用于社会科学的。第三,折衷主义认为社会是社会现象(家庭、国家、教会等等)的机械的总和,历史过程则是各种因素(自然条件或是教育、商业的发展或是天才的出现等等)影响的结果,而“社会经济形态”这一概念与折衷主义的理论相反,它使我们能够把每一发展阶段上的人类社会看作一个统一的“社会有机体”。这一社会有机体本身包含着有机地统一的并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着的一切社会现象。最后,社会经济形态这一概念使我们能够把某些人的意图和行为归结到广大群众和某些阶级的行动中去,而广大群众和这些阶级的利益是由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来决定的。
每一种社会经济形态都有其特殊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同时,在每一种形态中,普遍规律仍然起作用,正是普遍规律把这些特殊规律同世界历史的统一进程联系起来。
经济形态的更替是社会革命的结果。
资本主义是建立在阶级对抗上的最后一个社会经济形态。
共产主义前的历史就以这一社会经济形态为结束。而共产主义形态(以社会主义作为其形成与发展的一个阶段)将消灭社会不平等现象并高速度地发展生产力,并在历史上第一次创造出使人类永无止境地进步的条件。
因此,共产主义形态是人类的真正历史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