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哲学辞典

社会学中的心理学派

书籍:哲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273页(570字)

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社会观念,产生于19世纪末。

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从个人心理或集体心理(各个个人在心理上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理解社会现象的钥匙。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的社会学家А.华德(1841—1913)。华德认为社会现象的心理性是社会的本质特性。心理学派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Г.塔尔德(1843—1904),他认为人们互相模仿(时髦、传统)是社会学的基本规律。

德国的社会学家Г.齐美尔(1858—1918)也属于社会学中的心理学派,他把社会学理解为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心理显微观察”。20世纪初,心理学派已陷于瓦解,摒弃了公开的、露骨的心理主义。心理主义的社会理论由于受到涂尔干的《社会学观点》和М.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的影响而有所改变。现代心理主义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派,而是一种几乎充当整个资产阶级社会学基础的特殊的方法论原则。

目前,把社会现象极大限度地心理化的做法,就是由社会心理学(Э.鲍加杜斯、А.贝尔纳德等人)的各种观念所确定的。

弗洛伊德主义和新弗洛伊德主义也广泛流行起来。

人们可以把心理主义看作是一种社会改良主义,因为它的基础是一种非科学的、想借助心理手段来改善日益退化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意图。同时,社会学中的心理主义也提供了一些关于影响广大群众的各种手段的信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