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368页(1431字)
旨在创造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新知识的研究活动领域,包括了这一创造过程的全部条件和因素:学者及其知识、才能、造诣、经验、学者科研劳动的分工和合作,科研机关,实验设备和实验室设备,科研工作的方法,概念和范畴的全部科学资料,科学信息系统,以及作为科学创造之前提、手段或成果的现有知识之总和。
科学成果同样可以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科学绝不像实证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它仅局限于自然科学或“精密”科学。科学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着它的各个组成部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哲学和自然科学、方法和理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历史上不断变动的相互关系。科学是社会劳动分工的必然结果;它是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之后伴随着认识活动变成某一部分人(起初人数很少)的专门职业而产生的。
科学产生的先决条件最早出现在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这四个古代东方的国家。这些国家积累了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经验知识,并充分理解到这些知识的意义,于是在这些国家便出现了天文学、数学、伦理学、逻辑学的萌芽。这一东方文明的财富被古希腊所继承,并被它提炼为严整的理论体系,在古希腊也就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宗教传统和神话传统划清了界限的思想家。从这时起直到工业革命,科学的主要功能是起解释作用的功能,它的基本任务是认识世界和自然(人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以扩大对世界和自然的视野。大机器生产的出现为科学变成生产本身的积极因素创造了条件。认识自然的目的在于改造自然这样一种任务,已作为科学的基本任务提出来了。因为科学具有这一技术目标,整个物理化学学科及其有关的应用研究便居于首要地位。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科学作为一个体系出现新的根本变化。
为了使科学能够满足现代生产的需要,科学知识应当成为专家、工程师、生产组织者和工人这支大军所拥有的财富。在自动化作业区的劳动过程中,要求工人在科学技术方面见多识广,掌握各门科学的基础知识。
科学已日益成为直接的生产力,而科学成果的实际运用还得通过人来体现。
从共产主义建设远景的观点来看,通过人来体现科学成果的实际运用,已经不是一种手段,而是目的本身。
由此也就对科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科学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已经不仅要指靠技术,而且还要指靠人,指靠人的智力、创造才能、思维素质的无限发展,要为人的全面、完整的发展造成物质和精神的前提。因此,现代科学已经不能只是跟在技术发展的后面,而是要赶在技术发展的前头,成为物质生产进步的主导力量。
科学已形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化的机制。整个科学研究战线(无论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在社会科学方面)都能对社会生产起到推动作用。
如果说,过去科学只是作为整个社会的某一局部在单独地发展的话,那么,现在它已经开始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为无论物质生产、经济、政治、管理或教育系统都需要科学知识和科学观点。因此,科学发展的速度比其他任何部门要快。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科学的顺利发展及其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乃是加速科学技术进步、加速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建设的最重要条件;所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致力于把科学成就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的结合。科学的全面繁荣昌盛,有赖于共产主义社会关系的胜利。
而共产主义也有赖于科学,没有科学,共产主义既不能取得胜利,也不能顺利发展,因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用科学来进行管理的社会,是一种用科学来进行的社会生产,是建立在科学之上的、人对自身生存条件的全面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