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哲学辞典

哲学基本问题

书籍:哲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419页(1010字)

关于意识与存在、思维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一问题可从两个方面来研究:第一,什么是第一性的,是精神还是物质,是存在还是意识;第二,关于世界的知识对世界本身是什么关系,或换句话说,意识是否能与存在达到一致,意识能否如实地反映世界。只有同时考虑到问题的这两个方面,才能彻底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拥护唯物主义的哲学家承认物质、存在属第一性,意识、精神属第二性,并认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对人产生的作用的结果。唯心主义哲学家则把精神、意识看作是第一性,并认为精神,意识是唯一可靠的实在。因此,按他们的观点来看,认识不是物质存在的反映,而只是通过自我认识、感觉分析、概念、对绝对观念和世界意志的认识等等形式去理解意识本身。二元论和不可知论在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上采取了一种折衷的、不彻底的立场。

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对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所持的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态度,这种态度或表现为对意识的能动性估计不足,把认识归结为消极的直观(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把意识和物质混为一谈(庸俗唯物主义);或表现为夸大思想的能动性,把思想升华为脱离物质的绝对观念(唯心主义);或表现为断言意识和物质是根本不相容的(不可知论)。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全面地、辩证地、有科学根据地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第一性在于:(1)物质是意识的来源,而意识是物质的反映;(2)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过程的结果;(3)意识是高度完善的物质——人脑的属性和功能;(4)离开语言的物质外壳,离开语言,人的意识和思维之存在和发展是不可能的;(5)意识是因人的物质性活动而产生和完善的;(6)意识具有社会性质并决定于物质的社会存在。辩证唯物主义指出,只是在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范围内,物质和意识才是绝对对立的,同时也指出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虽然意识是由物质存在派生出来的,但意识在自己的发展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能反过来给予物质世界以积极的影响,促进对物质世界的实际掌握和改造,依靠实践,人类的意识就能够可靠地认识世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作为一个基本问题,它不仅决定着局部性问题的解决,而且还决定于整个世界观的性质,因而它提供了划分基本哲学派别的可靠准则。

因此,对哲学的基本问题作出科学的阐明就有可能彻底贯彻哲学的党性原则,准确地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坚决捍卫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