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和实践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455页(1623字)
用以分别表示人们所进行的社会历史对象化活动之两个方面即对自然界、对社会的认识方面和改造方面的一对哲学范畴。
理论是社会精神生产的成果,精神生产形成活动的种种目的并能确定达到这些目的的手段,其成果存在于不断发展的、关于人类活动对象之概念的形式之中。与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包括实用主义)的旧观点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把实践仅仅看成是个人感性的、主观的经验和某一科学家的实验,等等。实践是人们为保障社会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活动,而且首先是作为人们生活之基础的物质生产的客观过程,以及各个阶级革命改造活动及其他一切能导致改变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在认识活动中,只有实践才是认识的基础和真理的标准。人们的活动总是有目的的。即使在人类历史初期,我们祖先的采集性劳动也不例外(尽管那时他们仅仅知道按性别年龄进行劳动分工),当时的活动目的决定于民族交往礼节这一直观的行为规范以及与之有关的观念和情感的表达方式。
在这方面,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交织在“现实生活的语言”(马克思)中,交织在活动的种种方式和方法的礼节“标志”中,但是,那时无论单独的理论活动还是理论都还不存在。社会的劳动分工把农业和畜牧业区分出来,这便出现了生产性劳动,第一次使生产资料的生产(如耕耘土地和播种)从消费资料的生产(农作物的收割、储存、加工)中分离出来。这一切导致血缘共同体的崩溃,同时还导致确定目的的礼节形式的解体。然而,这种劳动分工还具有更为深远的重大后果: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社会出现了阶级分化。与此同时,也就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的产生及相互分离的前提。生产资料的生产不能直接满足生活的需要。
它只是实现最终社会目的的基础,而它本身的目的却要求对劳动进行组织和管理。这样,就第一次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劳动形式,其对象不是自然界客体本身,而是对客体施行的生产活动及其手段和方式,这些生产活动及其手段和方式只是以普遍的形式反映出客体本身的属性。例如,在一块未经耕耘的田野上计划未来的工作,这就是意识到目前实际尚未存在的边界,要用最理想的界线把田野和尚未耕耘的土地隔离开来。
这种在社会的劳动分工中分离出来的活动,由于其对象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有目的地改变客体的方式和手段,因而,在社会阶级分化的条件下,当“头脑迫使别人的双手进行工作”时,这样一种活动便脱离了本来涵义上的物质实践活动即实践而变为单独的精神生产,而在精神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已经是脑力劳动了。
随着劳动区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理论和实践彼此也就真正脱离而变为各自独立的社会活动形式。“纯粹的”理论作为相对独立的一个特殊活动领域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飞跃,它使人们能够深入到自然现象的本质中去,创造出一幅不断发展的世界的科学图景。
另一方面,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也就变得不那么明显了。在这基础上,加上私有制社会所特有的个人主义世界观,于是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错觉,从把理论看成是“理论家”对其周围环境的个人消极直觉的观点直到把理论意识(观念)当作现实的创造者的各种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真实地这样想象:它是同对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其他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5页)造成劳动社会化并使生产力空前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克服理论脱离实践创造了客观前提。同时,理论的作用大大提高,不仅仅表现在生产过程中。人民群众为消灭资产阶级制度而进行的实践运动,也同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了社会的客观规律,并指引着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活动去达到科学上已认清的目标——共产主义。
随着劳动之解放,阶级对抗之消灭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立之消除,理论和实践相脱离和相对立的客观条件也随之逐渐消失。不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对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经常进行理论概括,不把先进的科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