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545页(992字)
因有机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一种状况,也是致力于使之得到消除的一种状况。
“需要”以对必需物品的急需为前提。需要是在积极取得必需物品过程中以及在消费过程中实现的。
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可能改变有机体的正常生命,或造成有机体的死亡。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它表现为一种持续存在而且愈益强烈的、缺乏某种东西的感觉。
随着需要逐步得到满足,原有紧张状态便会渐趋减弱、消失。需要随着新物品的出现而产生,而且在消费过程中会随着必需物品的改变而改变。动物的特点是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现成物,而人的特点则是生产必需品。人的需要是在生产方式发展过程中并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展的。人所特有的需要,乃是一种由社会发展所引起的社会需要,亦即对劳动的需要,对与他人交往的需要等。人的生物需要以一种扬弃的形式即改造过的形式保留下来,但它并不是完全脱离社会需要而孤立存在的,归根结底是以社会发展为中介而存在的。社会生活愈丰富、愈多样、愈发展,人的需要也就愈丰富、愈多样、愈发展。在还未出现阶级的社会中,人的需要是极不发展的,通常是不能加以类别区分的。
在阶级对抗的社会中,人的需要逐渐发展,同时也逐渐区分为各种类别,并逐趋多样和丰富。但是,在这一社会中,需要的发展是带有对抗性质的:一方面是财富的日益增长,需要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是贫困日益增长,需要之贫乏日益增长,两方面的现象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所发生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资料的精致化,在另一方面产生着需要的牲畜般的野蛮化和最彻底的、粗糙的、抽象的简单化,或者无宁说这种精致化只是再生产相反意义上的自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33页)随着向共产主义经济形态的过渡,在私有制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的多种多样的需要仍将保留下来,但却是以一种扬弃的形式保留下来的,需要的对抗性质会随着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并且,将会创造出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前景来发展人的多种多样的需要,使人的需要变得高尚,获得“升华”,将会为每一个人打开一条道路去取得人们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品,以满足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要,从而也就使人获得全面发展,而首先是使人能够发展对劳动的需要,对作出建树的需要,对社会谋福利而进行创造的需要,对与他人进行无私交往的需要。全面发展每一个人的需要,创造出能满足这种社会的必需,成为一切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