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江苏文艺出版社《历代怨趣诗怪诗鉴赏辞典》第136页(1485字)

【原文】: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原文作者】:汉乐府民歌

【鉴赏】: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所设置的一个音乐机关,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

后来,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歌诗统称为乐府,于是,乐府就由机关变成了诗体名称。再后来,凡是模仿或采用汉乐府旧题的文人作品也都称为乐府诗。

汉乐府大多是民间作品,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精神。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其中“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八个字,相当精确地概括了汉乐府民歌的特色。它的感情是真实的,根须深深地埋藏在社会上壤之中;它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受到事实的刺激才创作出来的,是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的。

这是一首控诉贪官恶吏采用绑架手段敲诈勒索平民百姓钱财的故事诗,产生的时间大约在西汉末年。

全诗共四节,每节三句,节节换韵,意随韵转。

从情节结构上看,采取了层层剥茧、丝尽蛹出的艺术手法,颇见特色。

第一节是说,在汉昭帝陵墓平陵的东边,长着一片密密森森的松柏梧桐的坟墓里,不知从哪里来的一批强徒突然把好人义公劫走了。

“不知何人”四字是这一节所设置的悬念,这个悬念的设置是合情合理、完全符合突然遭劫的实际情景的。对于这伙绑架强徒的身份,人们可能有各种猜测:是地痞流氓?是惯匪?还是铤而走险的贫民?……不管怎样猜测,都不会想到这伙强徒竟然是以剿灭盗贼为职责的官吏!第二节是说,这伙强徒绑架劫持义公,是为了勒索钱财,他们居然指定在官府衙门高堂的旁边,必须限时限刻交出百万铜钱和两匹善跑的快马,而后义公才能被安全释放。

“在高堂下”四字是第二节所设置的悬念,因为这个情况使人感到突兀,不合常情。一般强徒都是指定在僻静之所交割财物的,何以这伙强徒竟敢明目张胆地指定在官府衙门高堂的附近交割呢?这个谜是谁也猜不透的!第三节是说,要义公家立刻筹集出百万铜钱的巨款和两匹好马来,确实太困难了。没有办法,只好冒着“撕票”的危险向官府去告发,希望官府能帮助破案。谁知官吏不仅不帮助破案,反而帮助强徒追索财物,看见这些逼索财物的官吏,义公家的人都悲痛极了。

“顾见追吏心中恻”这一句开始解释前两节所设置的悬念。官吏帮助强徒追索财物,岂非咄咄怪事?但再仔细想想,突然恍然大悟,原来这些贪官恶吏就是劫持义公的强徒,所以他们敢于指定在官府衙门附近交赃。

第四节是说,当事者义公,对事情的真象最清楚,他痛苦得心血都流尽了,他请人传话,告诉他的家属:“快把我家那唯一的一头犊卖了吧!”诗到此结束了,可是读者不仅要问,卖掉一头牛犊的钱救得了义公的性命吗?一头牛犊的代价跟“钱百万两走马”的代价不是相差太远了吗?杯水车薪,何济于事?人们不仅为义公捏着一把冷汗。一首五十余字的叙事诗,情节如此曲折,内容如此丰富,写得如此扣人心弦,真不简单!

此外,这首诗还采用了民歌中常用的“顶针续麻”修辞格,每节的第一句,都重复上一节末句的三个字,使意思蝉联而下,使语气流水不断,造成全诗既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的艺术特色。并且在相同语句的反复吟咏中,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气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