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江苏文艺出版社《历代怨趣诗怪诗鉴赏辞典》第264页(1458字)

【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原文作者】:马致远

【鉴赏】:

这是一首被前人誉为“秋思之祖”的小令。

尽管它只有短短二十八个字,可是七百年来,评论和称颂它的文字却不知有几千几万!它的神魂妙韵,真是千言万语也难道尽。这里只略述一二。

读了这首小令,我们禁不住会浮想联翩,陷八怅惘:在这万物萧索的深秋,这位游子为什么要别亲离子,远游异乡?他踯躅在桥头水边,是那么凄苦、那么悲凉!阵阵秋风紧,漫漫古道长,他骑着那匹瘦马,究竟要去何方?余晖将尽,黑夜将临,归宿尚无着,前路更渺茫,就这样在远离故土的天涯飘泊、流浪……

我们还记得唐代诗人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那两个名句:“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它不用动词、连词或其他助词,只把若干名词排列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马致远这首《秋思》的写景手法,也许是受启发于温诗,但比它更丰富、更完美。前三句连写九样具体事物,用九个名词为中心词依次排列,每个中心词又各带一个形容词或名词作限制词,从而使每一样事物自成一景,每一景都有自己的特点:从性质和形态上看,藤是枯的,树是老的,桥是小的,水是流的,道是古的,马是瘦的,等等;从状态和姿势上看,鸦、水、风、马是动态的,藤、树、桥、家、道是静态的。但是,这几样景并非孤立存在。作者匠心独运地把它们分为三组,每一组又以其内在联系自成一幅画面。

枯藤缠绕着老树,老树七栖息着乌鸦;小桥底下,流过一股潺潺的溪水,溪边有一户孤零零的茅舍;在阵阵刺面的秋风中,他骑着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缓缓地行进在那条灰白色的乡村古道上。这三组画面又不是孤立的,它们合在一起,加上“夕阳西下”这第十景,构成一个整体,成为“断肠人”活动的典型环境。

今天,有些人喜欢使用“意识流”、“拼贴画”等表现手法,有人便以为是国外的“舶来品”。其实,这首小令的前三句就是一种画面跳跃着的“拼贴画”,其匠心之绵密,拼贴之巧妙,至今仍为人们所望尘难及。

这首小令的妙处不仅表现在写景的手法上,更表现在写景所构成的艺术意境上。作品中的十种具体事物之所以能够构成一个艺术整体,是因为有一条感情线索贯穿始终。我们可以看到:作品中的每一种事物,无一例外地都被抹上了浓厚的感情色彩。这些感情色彩诚然并非单一化,而是各有侧重——“枯藤老树昏鸦”侧重于“凄”,即凄楚悲凉;“小桥流水人家”侧重于“幽”,即幽恨绵绵;“古道西风瘦马”侧重于“寂”,即孤寂渺茫;“夕阳西下”,行无归宿侧重于“惶”,即惶恐愁惧——但它们又都无一例外地使用了共同的底色,这就是沉痛的悲伤之感。

正由于这些各有侧重的感情色彩存在着共同的底色,因而它们便能够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由此也可以知道,“断肠人”虽然是在最后才被点出的,然而,在点出“断肠人”之前,“断肠人”的断肠之感却早已渗透到画面的每一个角落,早就在孕育着这位“断肠人”的“诞生”了。

“断肠人在天涯”,是分布于上文各处感情的总收束;“人”的出现,使全曲的感情立刻沟通起来,活跃起来,与景物融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萧瑟苍凉,凄楚幽邃的意境,有力地烘托了这位天涯游子孤独悲凉的万斛愁思和彷徨无依的千般苦绪。这种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