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时代
书籍:孙中山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孙中山辞典》第229页(301字)
孙中山所概括的人类奋斗历史四个时期中的第四个时期。
1924年孙在《三民主义》演讲中认为人类经历君权时代之后,进入民权时代,即善人与恶人相争、公理与强权相争的时代。民权时代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君权专制到了不可忍受之时,人民终于觉醒而进行同皇帝相争的民权革命。
民权时代的特征是国内范围相争,人民同君主相争。
孙认定世界潮流已经到了民权时代,无论受到怎样的挫折,终究不可阻挡民权在世界总要长久维持下去的趋势;中国虽自有史以来未实行过民权,但两千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即主张民权的大同世界,中国要长治久安,顺乎世界潮流非用民权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