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宋庆龄辞典》第235页(768字)
简称“双百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科学和文化工作的基本方针。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5月2日毛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重申了这一方针。
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向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系统地阐述了中央提出的方针。他说:我们所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
它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领域中的表现。1957年2月27日毛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对此方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1957年7月13日宋庆龄在《团结就是我们的力量》一文中多处谈到“双百方针”,说:共产党的整风运动“和艺术方面的‘百花齐放’以及科学方面的‘百家争鸣’,都是达到我们的目标所必不可少的”。宋在谈到少数人借整风机会向共产党进攻时说:“有少数人企图转移‘整风运动’、‘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真正教育作用和纠正错误的作用”。
又指出:“党派的‘共存’与‘互相监督’、艺术上的‘百花齐放’、科学上的‘百家争鸣’,这一切都意味着各种不同的因素为了国家利益进行真诚合作和有效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