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统一会议”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宋庆龄辞典》第419页(777字)
实为国民党内部的矛盾斗争和权力分赃的会议。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怒潮冲击着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加深了国民党内部的矛盾斗争。1931年5月反蒋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非常会议在广州召开,同时成立反蒋的“国民政府”。参加者有两广军阀政客,还有汪精卫、孙科、陈友仁、邓泽如、林森、萧佛成、古应芬等,形成国民党各派系反蒋大联合。6月2日南京方面决定开除邓泽如、林森、古应芬、孙科等党籍。
粤方派邹鲁以50万元收买石友三反蒋。9月初两广出兵湘、赣,发生了宁粤战争。其他一些省的国民党军阀也利用民意来反蒋。因此,国民党新军阀混战不止。
在全国人民指责军阀混战的形势下,国民党各派军阀进行分赃谈判。
19日南京方面由李石曾、张继、吴铁城等致电广东汪精卫等,请求停战议和,“共赴国难”。
21日粤方回电,以释放胡汉民为议和条件。于是南京释放了胡,并派陈铭枢、张继等为代表到粤商谈和平问题。
10月胡电粤主张和平,粤方派汪精卫等为代表赴南京谈和平。20日汪与蒋在上海商谈,产生了上海和会。会议不讨论救亡图存或国计民生问题,而是讨论如何分赃政权问题。对此,宋庆龄指出:“广州和南京,这两个集团……召开所谓‘和平统一会议’。阴谋围绕着会议进行了3个月之久,争论的中心问题不外乎党中央委员会和政府中职位的分肥。关于构成全国极大多数的农民工人的苦难和急需,在这个会议上没有一个字提到。”经过和谈,广东方面同意取消广东的“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统一”的政府。但却坚持两个条件:第一,必须解除蒋的兵权和主席职;第二,必须调与粤方有关系的十九路军进驻上海及宁沪沿线。
会议最后通过宁粤双方同时举行国民党“四大”,选出数量相等的中央委员作为宁粤合作基础的决议。蒋、汪、胡3人虽平分国民党政府的权力,但他们仍各怀鬼胎,形成“合而不作”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