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中华书局《汉语成语大词典》第1078页(258字)
文:文字,指字面。
义:意义。 指读书不推求确切的含义,只从字面上牵强附会地作解释。清·张之洞《輶轩语·语学》:“空谈臆说,望文生义。”《孽海花》第四回:“不论一名一物,都要切实证据,才许你下论断,不能望文生义。”也作【望文生训】。(训:解释。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临部》:“《左襄二十六年传》‘王夷师熸’注:‘吴、楚之间谓火灭为熸。’按即‘潜’字之变,杜(预)望文生训耳。”郭沫若《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汉人因环渊别作关尹,望文生训,又将关尹作为关门令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