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靡不振
书籍:汉语成语大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27 13:14:36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中华书局《汉语成语大词典》第1086页(380字)
委靡:颓丧。
意志消沉,精神不振。语本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宋·马永卿《元城先生语录》:“至嘉祐末年,天下之事似乎舒缓,委靡不振,当时士大夫亦自厌之,多有文字论列。”梁启超《新民说》第六节:“昔希腊之雅典,当其为独立国也,声明文物甲天下,及其服从他族,委靡不振以至于澌(sī)亡。”(澌:尽。)《林海雪原·十七》:“(杨子荣)无精打采地喘了一口粗气,然后象个病人一样委靡不振地站在那里。” 也作【萎靡不振】。(萎:同“委”。)鲁迅《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考完放出的良民,偶然也可以遇见,但仿佛大抵是萎靡不振,恐怕是在反省和毕业论文上,将力气使尽了罢。”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为什么要取消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