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东西方艺术辞典

窦娥冤

书籍:东西方艺术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08 16:41:48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764页(979字)

杂剧剧本。

中国元代关汉卿作。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为关汉卿晚年作品,约作于元朝设置肃政廉访使的至元二十八年(1291)之后。题材源于《汉书·于定国传》和干宝《搜神记》中所述“东海孝妇”的故事。

秀才窦天章有女名端云,三岁丧母,七岁时,被父亲抵押给蔡婆婆做童养媳,改名窦娥。年十九丧夫,开始守寡,与蔡婆婆相依为命度日。

蔡婆婆出门索债,被赛卢医诓至城外,欲加谋害,被地痞张驴儿父子路遇冲走。张氏父子以救命索赏为由欲霸占蔡家婆媳,赖在蔡家。

张驴儿为达到强占窦娥目的,阴谋毒害蔡婆婆,不料事出意外,反毒死了自己的父亲,遂裁赃陷害,反诬窦娥。桃杌太守不问首尾,受贿后对窦娥严刑逼供,并欲责罚蔡婆婆。

窦娥为救婆婆,屈招害死张驴儿父亲,被判死刑。临刑前,窦娥发下三桩誓愿:一要颈血刑后不落地面而飞上白练;二要六月飞雪掩遮其尸;三要楚州亢旱三年。

后三桩誓愿样样应验。三年后,窦天章升任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到山阳访查,窦娥冤魂向其父诉说冤情,终于昭雪了冤案。剧作通过善良的窦娥一生不幸的遭遇,真实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的黑暗,激烈抨击了元代政治的腐败,表现了长期遭受压迫的人民群众的反抗情绪。

剧中窦娥由柔弱女子而产生对黑暗势力的强烈反抗,表现出对真理和正义的执着追求,实际反映了关汉卿及其所代表的元代底层社会进步力量的思想愿望。窦娥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底层妇女的觉醒。她的悲剧是元代被压迫阶级妇女的社会悲剧。在中国戏剧史上,窦娥是封建社会里被压迫阶级中一个开始觉醒的悲剧女性的典型,极具艺术光彩。该剧为元杂剧中着名的悲剧,亦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剧本情节曲折,矛盾冲突激烈,人物个性鲜明,语言精炼、生动、富于表现力。全剧以现实主义艺术方法为主,富于浪漫主义特色,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造成巨大艺术感染力量,成为千古不朽的悲剧名作。明末叶宪祖和袁于令将其改编为传奇《金锁记》。京剧等剧种亦有搬演和改编。

有明万历十六年(1588)刻,陈与郊编《古名家杂剧》本;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刻,臧懋循编《元曲选》本;有刻于明崇祯六年(1633),孟称评点《古今名剧合选·酹江集》本。解放后,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关汉卿戏曲集》、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等均收有此剧。

此剧有法文、日文译本流传国外。

上一篇:动画片 下一篇:东西方艺术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