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792页(675字)
原名“黄梅调”、“采茶戏”。
中国戏曲剧种。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从清代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该戏基本是农村劳动者自唱自乐文艺形式。初从歌舞发展成“两小戏”和“三小戏”,后吸收当地流行说唱艺术“罗汉桩”,受青阳腔与徽调影响,产生本戏,故事完整。
曲调有各种民歌体和板式变化体。伴奏采用打击乐器,人声帮腔,以载歌载舞为特点。
表演注重细致模拟生活,无固定程式。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该戏逐渐职业化,从农村草台进入城市舞台。
出现专门演出剧场。以安庆为基地,进入上海。其间接受京剧等剧种影响,剧目、唱腔、伴奏与表演方面均有所丰富、改革和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戏从民间小戏迅速发展为安徽地方大戏。
音乐方面增强“平词”类唱腔表现力,突破某些“花腔”传统要求,吸取民歌和其他音乐成分,创造新腔,并与传统唱腔相协调;伴奏上建立以中国乐器为主的中西混合乐队;表演上保持传统,载歌载舞,生活气息浓,亦吸收电影及其他表演艺术之长,表现力提高。唱腔委婉清新,表演细腻动人,受到全国广大观众欢迎。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现在,其专业剧团50多家,另有业余演出,十分活跃,散布在安徽、湖北、江苏、福建、台湾等省及香港、澳门地区。
传统剧目主要有《打猪草》、《夫妻观灯》、《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三搜国舅府》等,另有神话剧《牛郎织女》和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等。着名演员有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等,后有马兰等青年演员,亦做出较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