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936页(859字)
中国戏曲剧种。
发源于浙江省绍兴地区嵊县一带,即古越国所在地,因而得名。由说唱艺术“落地唱书”发展而来。
以1906年春节期间6名嵊县农村说唱艺人首次登台化妆演出为雏形。
其唱腔仍以“落地唱书调”为主,只用笃鼓、檀板按拍击节。
后流行于桐庐、富阳、海宁、杭州一带。随着它在浙东南各城市流传,剧目逐渐改取坊间唱本或移植乱弹剧目。曲调亦由帮腔演唱的“吟哦调”向乐队伴奏发展。1916年后,演戏班进入上海。有艺人魏梅朵等采用板胡(后改平胡)、斗子伴奏(定弦do.so1,称“正调”),在唱腔上吸取绍剧、余姚清腔、武林调的音乐成分,丰富板式,创制倒板、快板、清板、还阳调等。借鉴绍剧、京剧表演艺术特长。
男班进入黄金时期。1923年,艺人金荣水创办第一个女子科班,几年后经不断完善,终以扮相俊美、曲调流畅取代男班,盛行于浙江和上海。
抗日战争爆发后,该戏在上海达到繁盛阶段,称“女子文戏”。出现一批着名演员,剧目多为才子佳人戏。1938年秋,该戏定名为“越剧”。袁雪芬于1942年在大来剧场首倡改革,后成立雪声剧团,使越剧艺术得到丰富和发展。
剧目多与社会现实相联系。随各剧团的发展,在演员演唱艺术上也逐步形成各自流派,以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及稍后的戚(雅仙)派等影响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越剧事业发展迅速。越剧专业剧团不断涌现,几年间达70多个,其中上海越剧院、浙江越剧团规模较大。
长期实践过程中,该剧逐步形成独特风格:优美抒情、意韵绵长,颇受观众喜爱。代表性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屈原》、《追鱼》、《情探》、《盘夫索夫》、《柳毅传书》、《南冠草》、《碧玉簪》、《山花烂漫》及《胭脂》等。
着名演员除各流派代表,另有筱丹桂、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筱楼及后起之秀王文娟、陆锦花、吕瑞英、金采风等。近年来,各剧团先后开始进行男女合演革新试验,在培养男演员方面作出贡献。
越剧出国演出,亦深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