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邯郸辞典

四镇之乱

书籍:邯郸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5 14:10:50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科学普及出版社《邯郸辞典》第266页(627字)

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势力的叛乱,先互相征战,后以暂时妥协而告终。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正月,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请求继任,为德宗所拒绝,下诏削其官爵。不久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卒,其子李纳请求继位,德宗亦不准。

于是李惟岳和李纳、魏博田悦、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勾结起来发动叛乱,这就是“四镇之乱”。唐德宗派河东节度使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李晟进击。

同年十一月,大败田悦于临洺(河北永年),斩首万余级,得谷三十万斛,器甲无数。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正月,田悦求救于李纳和李惟岳,李纳派大将卫俊将兵万人救悦,李惟岳亦遣兵三千赴援,马燧等再败田悦于洹水(今魏县南),斩首二万级,溺水者不可胜数,淄青军殆尽。

田悦收败兵千余人退守魏州,亡在旦夕,乃求救于朱滔、王武俊。同年六月,朱滔、王武俊联兵五万来救田悦。

唐军战不利,马燧等退至魏县。

十一月,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李纳称齐王。而以朱滔为盟主。淮宁军节度使李希烈也加入了叛乱的行列,出现了“五镇连兵”的局面。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德宗急命哥舒曜率关中诸道兵万余人讨李希烈。歌舒曜出东都,克汝州,进据襄城,李希烈退回蔡州。

由于唐军讨伐无功,德宗不得不与藩镇妥协。

建中五年正月,下诏大赦天下,于是王武俊、田悦、李纳皆去帝号,上表谢罪,表示仍做藩臣,事实上仍是各据一方。

只有李希烈自恃兵强,不奉诏,称皇帝,国号大楚,改元武成。

上一篇:冉闵屠胡 下一篇:白莲教取曲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