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重连城
书籍:邯郸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5 14:42:22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科学普及出版社《邯郸辞典》第476页(429字)
成语。
原指和氏璧价值十五座城池,后形容物品十分贵重。出于《韩非子·和氏》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在荆山得到一块玉璞,拿去献给楚厉王。所谓玉璞,就是没有加工过的玉璧,外面包着一层石质。王使臣及玉人(专门治玉的技师)辨认,都说是石头。因此,判他欺诳君王罪,砍掉了他的左脚。武王继位后,卞和又把玉璞献给武王。
武王、大臣和玉人还把它当石头,便把他的右脚也砍了。后文王继位,卞和不敢再献,只是抱玉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
文王派人询问原由,卞和说,我非为失脚而悲,而是为好玉被当成石,忠心奉献被认为是欺君而哭。
文王让人把璞玉外面的石质凿开,果然是一块可爱的玉璧,属稀有珍品,于是被列为楚国国宝,命名叫和氏之璧或和氏璧。